从分销起家的神州数码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业务布局,首先是通用信息产品事业本部,从2003年开始,神州数码把各个产品领域前五名厂商基本扫荡了一遍,把没有签约的厂商全部列下来,并挨个去谈合作,尽量把他们签下来。而接下来的企业系统事业本部同样做了一次大扫荡,同样做了一个图,把各个产品领域的强势厂商逐一分析,并尽力去签约谈合作。林杨在11月初的渠道大会上告诉记者:麦肯锡当时给神码作的布局是相当完善的。任何企业的应用都不会逃出名单。有的企业根本没进中国,我们去美国找他们去签。现在布局之所以这么完善,跟这两次有计划地大规模地产品投张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尽管有2003年的手机销事件以及东芝取消神州数码的独家总代资格,但是,神州数码在中国分销领域的老大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对于分销与IT服务的关系,神州数码先后几次调整。有些时候的认识完全否认了上一次的认识。2004年年初时,神州数码将业务的全新布局,把三个业务模块并行发展,失去了原来三级火箭前后相继的发展替代关系。郭为自己也不否认:“未来如果做得好,并不排除每一块都单独拿出来运作的可能。易观国际顾问事业部IT经理冯晨辉告诉记者,神州数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继续坚持以分销作为其主要业务。但是,随着IT服务市场的发展,神州数码一定会继续致力于IT服务市场。冯晨辉还给了记者一个大胆的推测,在IT服务市场,神州数码是最有可能成长起来的国内领导厂商之一。
从2003年年底开始,郭为就在酝酿着IT服务新的战略,“ITServiceOnDemand”终于出台,神州数码总裁办公室首先对这个战略口号做了一个论证,结果一致通过。2004年年初的时候,郭为向IBM大中国区总裁周伟焜征求了一下意见,神州数码是否可以使用OnDemand这个词,周伟焜表示没有异义。
但是中国的IT服务市场什么时候成熟,何时才能把真金白银送到厂商手里,多数人都心存疑虑,于是郭为与林杨在不同的场合苦口婆心的告诉记者说:美国的IT应用是从大机系统应用开始,然后逐渐扩散到中小企业最后才是个人计算领域。所以美国IT市场IT服务与软件的比例是70%,PC及各种硬件产品的比例是30%.而中国IT应用则是从个人向大型企业发展的,顺序是颠倒的,它导致了中国IT服务市场觉醒较晚,远远滞后于美国的IT服务,所以未来几年,中国IT市场后台的硬件和软件的增长将是高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