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段打乱了顺序的片段你可以举一反三,也许又会有新的感悟。
此时也只有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上梁不正,下梁歪”能对此作出诠释。
真相的背后
对于每一个失败者来说,都是缺少了成功者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而已(不可抗的外因不在次篇内容范围),因而常说:“成功者都有太多的相似,而失败者却各有各的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说说“企业麦凯姆”的类型:
我们先从“企业麦凯姆”的客观角度方面来分析。如果用横轴表示“企业麦凯姆”的外在的管理技能,值低表示“企业麦凯姆”对管理技能不熟悉或缺乏训练,值高则表示他们具有良好的管理技能;竖轴表示“企业麦凯姆”的内在的综合管理素质,值低表示“企业麦凯姆”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战略管理和投资上,值高表示他仍然重点在抓日常管理。这样就形成4种类型的“企业麦凯姆”:工匠型(或称实干型)、英雄型(或称自以为是型)、干预型(或称全能型)和策略型(或称综合型)。(如图示)
1.工匠型“企业麦凯姆”在管理上花的时间很少,因为他的大量时间都花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等一系列具体的事项上去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很低,因为这类企业所雇佣的大部分职员都是干生产、记帐、销售之类的具体工作。而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个打工仔。工匠型“企业麦凯姆”很少有时间从事日常的管理工作,如分析企业运行的情况等等。所有时间都安排在了具体的事务,埋头苦干,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思考提高服务质量或利润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问题。
您如果是工匠型的“企业麦凯姆”,那您可得想方设法摆脱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大胆地将专项工作交给别人,学会例外管理,抓好重要的,例外的事情的管理,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
2.英雄型“企业麦凯姆”或许会领导一项管理工作,如销售或生产之类。在这样的企业中,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麦凯姆”要带头执行日常的管理程序;他必须了解增值税、会计、利率、市场细分、销售管理、职员评估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其它需要具备的相关管理知识。他通过读有关资料或参加这方面的学习来达到这种要求,学会之后,他又将这些知识选择性的传授给下属和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因此在他的企业中,他将是唯一真正全面懂得这些知识的人。英雄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中小型企业中,经理通常都没有机会接受现成的良好训练;中小企业中管理人才的培训还仅限于“企业麦凯姆”和自我的学习;因为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才总在大一些的企业供职,因为他们在那里提升的机会多一些,实践其管理艺术的机会也要多一些。英雄型“企业麦凯姆”只在改善某一方面的企业运行上很有能力,他既没有时间考虑发展战略,也不能有效地处理发展中的管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