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反向操作
如果要谈奇虎的运营逻辑,就无法跳开周鸿祎的个人行事逻辑。推出免费安全类软件,奇虎打破了整个行业的行规,这样的反向操作类的创新,不仅使奇虎在创业初期博得了市场,也不断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这种颠覆式的创新在周看来是必然的,“大企业通过渐进式的改良可以去维护它的市场格局,小企业想去挑战大企业,必须是一种颠覆式的、破坏性的创新,要去改变已有的游戏规则,去破坏大企业成功的商业模式”。
不论是反向思维还是发散思维,创新的本质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周认为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不是开发出来的,互联网产品需要不断运营和持续打磨。他也反对团队花很长时间埋头开发一个产品,“希望他们最好三周就做出一个功能拿出去检验,然后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修正”。
周也曾多次表达过对“概念为先”的开发态度,“大家过度专注在概念上会使你远离用户和市场,我们做产品的思路反而不是这样,我们是关心你解决用户群什么样的问题”。
而奇虎360的产品,通过持续地改进,把用户的需求体验做到了极致。例如在客户端弹窗提醒上,为了不对用户造成干扰,360通常会在电脑普通状态时提示,如果它感知用户在全屏或游戏状态,就会不弹出提示。对于产品的专注与细致,也让周鸿被一些业内人士赞为“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
如果从收入规模考量,奇虎在中国互联网界实在排不上位。但作为拥有4亿用户的公司,依托核心产品的高覆盖率和巨大的用户群,奇虎已经开始尝试将流量导向前端,向平台进军。而平台的构建,将是一条提高奇虎目前流量生意效率的有效方式。虽然奇虎仅仅为此走出了第一步,但这也正是投资者眼中的潜力所在。而“以用户为中心”运营思路和管理层,又为奇虎在这场进化中提供了一个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