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Facebook上市了,造就上千名百万美元富翁,他们包括: 1.马克•扎克伯格:创始人。现年27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持有28.4%的股份,这些股票价值超过200亿美元。2.谢莉•桑德伯格: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持有190万股脸谱网普通股,还有3810万股受限股,这些股票价值约15亿美元。3.西恩•帕克:首位总裁。现年33岁的帕克是脸谱网的首位总裁,他拥有的脸谱网股份将让他的总资产超过15亿美元。
依循惯例,世人自然好奇马克会怎样消费这大笔钱财?通常在一夜暴富之后紧随其后的关键词就是“磨刀霍霍”,但相信这个穿着简单T恤、松垮牛仔裤、及阿迪达斯运动鞋的美国男孩和他的伙伴们恐怕会令商家失望了,数年前,马克承诺facebook的终极创业愿景就是:让世界更加开放和紧密相连。即便时过境迁,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继续追寻之前的创业梦想并履行约定。
这是美国百年来的创业文化精彩之处,把创业当成一种信仰,把创业当成终生职业,扎克伯格不是第一人,他的前辈包括驾着战斗机去上班的甲骨文公司CEO劳伦斯•埃里森,“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苹果公司已故CEO乔布斯等。在创业成功后的出世和入世之间,美国的那些多数创业者选择前者,并无犹豫。
“事功而身退”--中国的创业者会有不同想法,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回中国——在2000年后,借由资本市场,通过创业上市或其它方式出让股权而大幅获利的中国籍人士数以万计。其中关键事件,我们列举如下:
腾讯:2004年6月16日,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市值446亿美元。
百度:2005年8月5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阿里巴巴: 2007年11月6日上市,地点:香港联合交易所。
人人网:上市时间2011年5月4日美国纽交所上市,总市值为75.68亿美元。
360奇虎:上市时间2011年3月31日在美国纽交所,市值达39.56亿美元。
世纪互联:上市时间 2011年 4月21日美国纳斯达克,总市值9.8亿美元。
凤凰新传媒:上市时间2011年5月12,纽约交易所,总市值11.15亿美元。
世纪佳缘:上市时间2011年5月11日,美国纳斯达克,总市值 3.29亿美元。
粗略估计,上述事件以来,账面资产超过五千万元界线的“成功人士”在一万名左右。这些中国创业者的去向无外乎三种:坚守创业者岗位;转战投资界;或从王者转身隐去甚至“私奔”。颇为有趣的是,选择第三种归宿的人数比例,远高于美国创业者群族中的相应比例。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一壶酒,一张琴,一溪云。”在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中国,“隐者”习俗,源远流长,“隐者”一词甚至可以与“高远飘逸”同义。
在这个时代中,创业隐者几何? 李宁当数其一。
关于李宁,有一小故事若此(引自张欢《隐者李宁》一文):
“2008年8月5日李宁公司独立董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王亚非给公司董事会成员群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她从网上摘录的谁是点火者的讨论:许海峰、熊倪还是李宁,在此之前漫长的火炬传递中,他们3个谁也没有出任火炬手。她想暗示着问点什么,但又什么都没有说。
又过了两天,张志勇群发了一封邮件,情绪很激动:当奥运会来临时,李宁公司成立18周年,我来公司16年,担任CEO也已经4年,公司所有交待指标都已经完成,但我们还是面临着巨大挑战,将战略落实还是任重而道远……
这两封邮件,李宁都没有回复。
又过了一天,8月8日。王亚非起了一个大早,吃过早饭就筹划着去鸟巢观看开幕式,走之前她习惯性打开了电子邮箱,发现李宁在凌晨回了一封邮件:我去不去点火,不是我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李宁公司的事情,这是中国人民的事。
看完邮件,52岁的王亚非哭了,她对父母说,应该就是李宁了。几个小时后,坐在鸟巢里的张志勇仰起头,终于看到了最后一棒火炬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老板被威亚吊起,正缓缓靠近点火台。
3分08秒之后,李宁完成了空中漫步,点燃了北京奥运主火炬。鸟巢里的人都很亢奋,炎热的天气是一个原因,出人意料的是,李宁,中国最大运动品牌董事长,成了最为瞩目的火炬手。
张志勇还没有想那么多,他被无数电话和短信所淹没,以致无法更好地欣赏开幕式表演。电话和短信大都来自属下,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可以马上跟进,明天媒体上就会出现和点火相联系的广告,配套产品也可以马上生产。
张志勇发了一个短信给李宁,他把属下的意思告诉老板,表示应该找记者来报道,至少我们应该欢庆一下。马上,他收到了回复:“这个荣誉不是李宁个人的,更不是李宁公司的。这代表中国人,代表全世界的运动员,如果我们把它商业化,就显得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从世界冠军到佛教消费者,再到创业隐者,李宁,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曾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