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中国营销战

   2023-05-12 互联网3410


  以前,可口可乐的本地化策略的核心是“2L、3O”,即长期(Longterm)、本地化(Local)、信心(Optimism)、机会(Opportunity)、公民责任(Obligation)。以这些理念为基础,可口可乐的本土化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可口可乐并没有死守这些原则不放,又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了“Thinklocal,Actlocal”的本土化思想,其要点是因应本土的需要作相关的决定。可口可乐公司的230多个品牌中,绝大部分是区域性品牌。可口可乐印度分公司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冰茶、冰咖啡、牛奶、矿泉水和一系列果汁饮品,以丰富当地市场。在促销方式上,可口可乐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全球统一的传统,广告、促销等活动由当地公司负责筹划实施。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近几年在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都让人耳目一新。鞭炮、春联、泥娃娃“阿福”、十二生肖等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东西成为可口可乐公司促销的主题,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2003年可口可乐年推出了可口可乐的新标识。原来的“波浪形飘带”由单一的飘带图案演变为多层次多颜色的设计;可口可乐弧形瓶改为设计独特的“气泡弧形瓶”;“飞浪红盖”则被可口可乐斯宾瑟英文字体所代替;可口可乐传统的中文字体被更新为更具现代感的斯宾瑟中文字体。按照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总裁包逸秋的说法,“我们改变的不仅是标志,也是我们与消费者的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可口可乐品牌形象本土化创新最典型的一次尝试是2002年春节期间的大阿福包装的推出。喜庆的大红色加上中国传统的阿福娃娃的形象几乎让人忘却了这罐中的褐色液体是外国人舶来的玩意。实际上这也是可口可乐对非常可乐等本土品牌挑战的无声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土气的大阿福包装、大阿福广告对于某些想当然的、习惯于大骂脑白金的营销专家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可爱的,只是因为是百战百胜的可口可乐在用,所以他们不敢多嘴,同样的手法如果用在非常可乐身上也许就会招来哂笑。其实,真正让人不敢多嘴的应该是可口可乐在选择推广手段甚至选择产品本身的过程中对消费者—而不是老板或者精英分子—意见的尊重。就像当年塞尔希奥·齐曼在取消新配方、恢复老可乐的时候那段精彩的广告词所说的:“我们没这么聪明,也没这么愚蠢,我们要带回老可乐,因为您想要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