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员工“爆料”:企业文化左右联想

   2023-04-12 互联网4040


  李方:

  联想此举的目标绝不满足于老三的位置,而是想当老大,这种豪气是令人敬佩的。但是有两方面大问题:一是PC制造的技术含量很低,有限的发展空间基本靠核心技术厂商控制走向;二是PC业属于“夕阳工业”,它的衰落是必然趋势,把自己的全部前途绑在“夕阳工业”上,在战略上是不明智之举。

  此外,联想没有全球管理经验,IBMPC运作能力欠佳,两者叠加起来的能力会是“强大”吗?总的来说,联想的新战略是迫不得已之举,不这么做更没有前途。但是我对联想新战略的评分是风险高于机会,有较大的失败可能性。

  东方早报:

  从财务、管理、文化上,您可否分析一下联想的风险何在?

  李方:

  联想首先要面对的是财务关。联想此次举动已是豁出了全部身家性命,而IBM只是抛出了占全部业务1/10,而且是连年亏损的业务部分。联想必须扩大其在国内的盈利能力,并减少IBM-PC在全球的亏损。

  其次是管理关。联想缺乏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在文化上,联想也存在巨大风险,目前的联想高管对欧美人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认知几乎为零。这样的集体性的背景和经历,使联想高层的思维弹性空间变得很小。在国际兼并案例中,几乎无例外地是兼并者的文化占主导,不管它是否比被兼并者的文化先进与否。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必将成为未来新公司文化冲突的导火索,而这导火索所导致的无疑是对并购所投入资本的巨大损耗。

  东方早报:

  联想在发展中也在不停地修正自己的战略,但它还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收购IBMPC对联想是做技术型企业还是运作型企业是否有决定性影响?

  李方:

  仅从并购来分析。并购行动是一个不得已的举动。网上有一句话说联想发展到这个阶段,不并购是死,并购是死得更快些。可以看到的是,并购后风险急剧增大,看联想还有多少时间,主要是看它抗风险的能力有多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