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之所以能写作《我在联想的七年》,也很大程度上依赖那几年在核心部门工作的经历,了解联想高层思想发展的过程的经验,所以对我是非常有价值的。离开联想的主要原因,是看到联想在战略上屡犯错误,走了不少弯路,也不大听得进不同意见了。对我个人来讲,离我进入联想的初衷差距越来越远了。
东方早报:
事实上从您刚进入联想时就已经通过LAS这个案例对联想发展战略的问题有过切身的体验,联想发展战略的问题一直存在,您认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关键是什么?
李方:
这些都不得不追究到联想的文化与基因。贯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就是一条基本线索,那就是追求经济效益。为了最“短平快”地追求经济效益,自然采用拿来主义。久而久之,从上到下形成唯经济目标导向的巨大惯性。这也就是联想基因形成的起源。
联想所犯的错误出自于错误的战略和决策,但我认为这不单纯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更主要是一个群体形成的一种倾向,这就是文化和基因的厉害之处了。
东方早报:
您在书中表示,如果联想真的愿意学习GE的话,一定要学习它的一个企业文化精髓———“心口如一”(integrity),这样企业才有希望。您认为联想能做到这一点吗?
李方:
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这不是联想一个企业做不到,而是整个中国的企业群体都做不到。这些企业发端于转型社会的中国,企业家短视现象非常普遍,在要生存还是要技术的选择中,企业家会选择前者,并抱有美好希望,希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回过头去发展技术,殊不知企业发展的惯性会左右企业一直向前冲,很难回头。比较国外企业100~20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仅仅才到了20岁的关口,至少在几十年的磨合期内,中国企业还不能和国外企业相提并论。联想并购:文化成最大风险
东方早报:
您不看好这场收购,联想此举的风险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