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人之道度夷 求解洋物流合资中国方程式

   2023-03-08 互联网4920
核心提示:以前,外资物流大多采用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今后他们还会这样吗?他们对于与本土物流的合作标准有了什么新变化?  独资?合资

以前,外资物流大多采用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今后他们还会这样吗?他们对于与本土物流的合作标准有了什么新变化?

  独资?合资?

  2004年,外国物流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是建立全资子公司,还是合资公司?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定:到2005年年底,中国应修改相关法规,取消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所有权的限制。因此,届时是否建立合资公司将成为一个商业决定,而不必考虑法规限制。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选择物流合资公司中国合作伙伴的思考。了解外国物流企业的思考方式并确定评估外国合作伙伴的流程,或许将帮助您们在与外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提供一些指导。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外国物流企业已经决定采取全资子公司的形式。瑞士的K&N(Kuehne&Nagel)公司通过两种途径确立了市场地位:首先是在中国18个沿海城市建立起了代表处网络;其次是利用与胜科物流(SembCorpLogistics)的交叉持股关系,通过新科安达(STAnda)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渗透。通过内地与香港的CEPA合作,K&N已经获得了在2005年年底全面开放之前建立全资子公司的许可,并在2004年4月获得了交通部的甲级许可。以在上海宝山和外高桥的两个物流中心为基础,K&N还计划在内地如武汉、成都以及长春开设新的办事处和配送中心。这表明K&N将大量投资,从而实现迅速扩大市场覆盖并获得竞争优势的目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外国物流企业都有足够的经验或承担风险的意愿来设立全资子公司。一些企业更倾向于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更快速、更简洁地进入市场。但是寻找、评估合作伙伴以及与之进行谈判,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很复杂的过程。在中国,由于市场瞬息万变以及中外企业在寻求合作伙伴问题上的文化差异,这个过程尤其具有挑战性。

  合资图什么?

  外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通常会希望中国合作伙伴能够带来以下方面的优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