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国之行的李开复,头衔已经变成了Google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笑称,如果Google总部允许,他倒更希望自己的头衔是Google中国首席导师。
9月25日,秋风飒爽的北京,从王府井书店去中关村图书大厦的路上,记者在颠簸的车里对李开复进行了独家专访,详解这近两个月“真空期”中李开复的心路历程。
不是闪电辞职而是闪电诉讼
《21世纪》:你说从7月18日面临诉讼,到9月14日判决允许你可以立即在Google工作,这期间是自己人生的最低点,为什么这么说?
李开复:我低落不是因为诉讼本身,而是作为一个积极的人,因为诉讼程序不能出来为自己讲话和辩解,很多事情被抹黑很无奈,不能做一个积极的人。
像我发给Google总裁的那份《如何在中国成功》“MakingitinChina”),是我2003年时一直很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获得发展和成功而写的一篇文章,我早就在很多公共场合和电子邮件散发,在我的学生网站上也有这篇文章,微软却说我将机密信息文件发给Google,这是不对的。
《21世纪》:很多人因为微软对你的诉讼,对你本人的“诚信”产生怀疑,你怎么看?
李开复:微软与我和Google之间的诉讼,讨论的并不是“机密”的问题,因为事实上我也从来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泄漏前雇主公司的机密,诚信是我的生命。在9月6日的听证会上第一句话,微软自己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机密的问题,而是竞业禁止条例”。
竞业禁止条例在美国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在加州这个条例就是非法的,因为认为这样不利于公司的创新和人才的流动,像硅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换工作和公司,所以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才能发展得这么快;而在华盛顿这个条例是狭义的,即一年之内离开的员工不得从事相关的工作。
2004年11月微软的高级员工MarkLucovsky跳槽到Google时,微软就想告他了,MarkLucovsky是Windows的创始人之一,在微软非常资深,但MarkLucovsky是加州居民,而且是鲍尔默两年前自己批准的,当时MarkLucovsky说自己年纪大了,申请退休回加州居住,鲍尔默批准他在家办公。后来他跳槽到Google,鲍尔默非常气愤,一直在等待另一个“足够资深”的不是加州居民的员工跳槽到Google,现在我去了Google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