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知识型员工留下来

   2023-03-08 互联网4580


  “超我动力”的启动,主要靠组织目标、事业理想、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与价值观。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他(她)有这种完全超越个人利益的直接社会化的人格要素。企业应努力结合企业目标,把分散存在于每个知识型员工心中的人格要素进行整合,使之指向企业目标,并将其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个手段就是企业精神、理念、价值观、宗旨等的提炼与强化,也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知识型员工的理想追求,道德追求,价值追求,为他们提供深层次的文化激励。

  激励知识员工:以员工心理定机制知识型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其自我和超我强度要高于一般员工。

  博士(以A表示)的自我和超我强度比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以B表示)的自我和超我强度要强得多。若要博士发挥80%的能力,比让小学文化的人发挥同等能力,需要更强的激励性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更高的工资、更多的尊重、更强的成就激励、更高的文化价值的追求等。每月2000元的工资对没有什么特长的小学文化的人是一个很强的激励,但是对一个博士就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同样原理,企业崇高的宗旨与价值追求对博士可能是强激励因素,而对一个普通的民工激励作用可能不太大。因此,在设计企业制度体系与文化体系时,必须紧密结合知识型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动力体系的特点,从自我动力的启动和超我动力的启动着手。

  首先,建立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激励、成就激励、机会激励三位一体的自我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的自我动力来自三种期望心理:报酬期望、成就期望、机会期望。设计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时,要以此为基本依据。

  在企业报酬制度上,除了给知识型员工提供较高的工资、奖金等经济报酬外,管理者还要给予其足够的尊重、理解等。为了公平合理地分配这些“特殊报酬”,管理者必须建立适应知识员型工创新性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自主性特点的劳动监督与管理制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