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狂风暴雨里的公民社会

   2023-10-05 互联网1950

在明白这场大暴雨“在送来水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后,回到北京的胡总编在周六子夜再发一帖,感慨“这场雨给了中国潦草的现代化又一教训。我们的现代化对自然灾害留的安全余量还是太小了”。而这些话语也最终成为了今天《环球时报》上的社评,《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正忙于抗灾的官员们大概更愿意听到鼓励,但代替溢美之词的,是一拨接一拨的质问和追究。请不要委屈,今天的时代就是这样,做官员无论有功劳有苦劳都是应该的,挨舆论批评和质疑同样是应该的,虚心倾听甚至不能当美德来夸耀。在如今政府工作的纰漏的确一抓一大把时,尤其是这样。”

被这份报纸拿来呼吁民众“应当对国家减灾的进步有信心”的证据,是“暴雨当夜被丢弃在街上的汽车第二天有些被贴条罚款,互联网提出批评后,市政府迅速改正”。没错,正是这些违章停车罚单,在昨天引发了善后环节的最大争议。

在为那些住在地下室、缺乏话语权的“鼠族”吁求关注的同时,《南方都市报》也描述了“罚单”事件过程:“昨日早上,多名北京网友发微博称,在雨中被迫停在街边的车子还未来得及挪,便被协管员贴上停车告知单,称其违法停车。对此,网友纷纷表示有关部门‘不人性化’。对此,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回应,在遭遇突发灾害的情况下,对熄火车辆贴条是不对的,所贴罚单作废,并已责成北京市交管局处理此事。”根据记录,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北青传媒总裁助理的“北青全伟”是最早发布该项指控者之一,但此后该条内容被运营者标注“微博用户举报此消息不实,请勿轻信”,而根据财经网就相同内容向新浪交涉时,“新浪微博方面称,并非认为‘北青全伟’所说为谣言,是出于慎重先行核实。”

出于何种“慎重”?此时,根据“不实”标签而指责发帖者挑动事端的人们,与那些发现了更多“有图有真相”的类似指控的人们,已经混战一团。直到晚间19时18分,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终于在微博上一语定音:“今早,有网友@我说了涉水熄火车辆被贴罚单事,我即向市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市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刚才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市应急指挥中心表示,在遭遇突发灾害的情况下,对熄火车辆贴罚单是不对的,所贴罚单作废。吉林已责成市交管局处理此事。”

昨晚接近零时,北京市政府办公室官方微博再就此事作出三点回应:“1、下发通知,雨后以服务疏导为主,对因雨受困车辆联系车主,挪移清拖;2、对22日协管员擅自粘贴的违法告知单不予录入;3、对擅自贴条的当事协管员严肃处理、调离工作岗位。”

包括全伟所供职的《北京青年报》在内,皇城根下的媒体今天都没有描述这个“辟谣”与“反辟谣”的风云突变过程。对《北京日报》来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向干部群众传达市领导的最新部署:《当前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救灾善后维稳上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千方百计抢险救灾,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这份市委机关报的记录,“晚上九点,郭金龙一天中第五次出现在抢险救灾部署会上。他以斩钉截铁般的口吻说,各部门各单位要立下军令状,坚决杜绝次生灾害发生,避免出现新的伤亡损失!”

比起《新京报》,《京华时报》确实离母报更近些,封面只字不提37人的最新遇难数据,而是用粗黑字体大写郭书记要求立下的军令状。头条评论正是以那位牺牲的派出所所长为主角,赞颂“正是在这样的生死考验中,作为党员干部与普通人的不同处、作为优秀党员干部与一般党员干部的差别处,便鲜明地凸显出来”:“‘还是我先来吧。’这是李方洪留给所有人的最后一句话,当时他拦住了村民老于,又冲在了搜救组的最前面,几分钟后即被电线击倒而牺牲。如果没有危险面前我先上的先锋精神和带头意识,也许牺牲的就是村民老于,但是人们就会问,抢险时为什么牺牲的是群众而不是干部?”

讲解了“责任与党性”后,这份首都畅销都市报再辟版面,用《经受巨大考验纠错也能加分》鼓励本城官员:“很多城市自认为很完美,是因为它还没有遭遇各种极端条件的考验。很多城市在接受考验的时候,恰恰已经获得了走向更完美、更发达、更现代的契机。把‘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为远景目标的北京,正在经受这样的考验。”文中,“罚单作废”一事被评论员岳中云当作进步考验,因为“这种对错误的及时纠正,正是让北京前行得更快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