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案例
小张和小王同一天进入了心仪已久的J公司的质检部。由于是进入了各自梦寐已求的企业,小张和小王都是兴奋不已,在正式工作后,他们总是干劲十足,工作满意度较高。而且也为公司解决了不少质检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尤其是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供应商在傍晚时送来了一车货物,眼看就要下班了。质检组长意欲将其“免检”好早点下班。而小张和小王却坚持要抽样检查,结果抽样合格率很低,达到了公司退货的标准。
看到这样的结果,组长惊出了一身冷汗,并连忙感谢小张和小王。对此,质检部也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一年后,由于公司业务扩大,决定从企业内部招聘一名采购经理助理。质检部将小张和小王同时推荐上去。凭借二人对公司采购物品十分了解的优势和质检部经理的大力推荐,二人很快成为改岗位的热门人选。最后经过重重选拔,小张成功地成为该岗位的录用者,各方都对这次招聘表示满意。然而一个月后,小王却带着困惑离开了心仪已久的公司,小张也在新的岗位上情绪低落,原来高涨的工作热情消逝得荡然无存。
二、案例分析
看到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还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都会感到惋惜,毕竟人才难求。不过惋惜归惋惜,当务之急是应该从该事件中寻求困境的源头,避免这种结果的再次出现。从全局上看,此次困境的出现实际是必然的结果,而非偶然的结果,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一)忽视了人事匹配的原则。人事匹配,人职相宜是人力资源招聘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根本性的原则。如果忽视了人事匹配,即使是招聘成功了,反而既有损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低下,也有害于录用者个人,这将影响到其个人职业生涯的有序发展。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张和小王都是质检部的能手。但是否到了采购部也是能手呢?诚然,二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确有联系,但二者之间的工作要求,人员的任职资格更多的是具有差异性。将小张和小王推荐到采购部去工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