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招聘 防范“士气危机”

   2023-03-08 互联网4610


  (二)缺少必要的培训。现在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消除员工对工作的厌倦感,采取换岗位或轮岗的方式来使员工的工作具有多样性和乐趣性。但是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是换岗、轮岗,还是内部招聘。提拔都不要忽视了必要的培训。尽管现在企业中的部门都是协同作战,彼此人员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相识性,然而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差异性仍然是不可消除的。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员工认识到差异性所在以及加深对新部门和岗位的了解,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员工个人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小张在录用之后立马工作,企业未对其进行任何培训,当然也只会让他在低落的摸索中前进。

  (三)有效的沟通未到位。沟通无论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还是在其他管理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如果管理缺乏了沟通,那管理就是没有人员因素参与的管理,而只是机械般的管理。具体到内部招聘来讲,沟通愈显重要。在录用决策作出之后,无非会产生两类人,一类是应聘成功者即录用者,一类是应聘失败者即落聘者。无论是对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此时开展有效的沟通都是必要的。对成功者应当给予祝福和提供一些新岗位相关事项咨询,对失败者更是应当给予期望,激励和解答其心中的困惑,消除失败之感。若是J公司开展了有效及时的沟通,我想小王应该不会带着困惑离开原来心仪已久的公司。

  三、防范“士气危机”的三步法

  本案例中的内部招聘可说是给企业引发了“士气危机”,不利于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那如何在企业进行内部招聘时防范“士气危机”的出现呢?现在提供一个三步法的处理方案:

  第一步,未雨绸缪,寻找一切可能导致“士气危机”的源头。出现内部招聘的“士气危机”从整体上说就是招聘没有得到应聘者和录用者的“心”的认可。具体来讲,有四个可能的源头会产生这种“危机”:源头一,招聘不公,亦就是说招聘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内部招聘在有些制度不健全的企业中进行确实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存在招聘不公平性和不公正性,那落聘者将会对本次招聘丧失信心,认为这不过是一些人操纵的游戏,使其自尊和人格受到污辱,进而对整个企业丧失信心,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如何是可想而知的;源头二,人职不相匹配。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就是事得其人,人尽其材,人事相宜的境界。如若人职不相匹配,先不谈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仅从该岗位的任职者进行考虑,人事不相宜,任职者肯定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甚至有一股压抑的感觉。在压抑状态下工作是不会有什么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源头三,必要的培训缺失。就职于一个新的岗位多少会给就职者带来一些“新”感觉,毕竟岗位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特点都具有差异性。若是缺失必要的培训,让就职者在新的工作中自行摸索。假若就职者心理素质好,能力强还好说,要是就职者心理素质不好,工作环境适应性差,这也是会抑制住其工作热情的。源头四,妥善沟通未到位。正如前文所说,录用决策作出之后就会产生成功应聘者与失败落聘者两类人。对成功应聘者沟通重要,对失败落聘者沟通尤其显得重要。失败落聘者如若不能坦然面对失败,心中又对此次招聘存在一些困惑,不对其进行妥善沟通,消除心中的疑虑,这就会让疑惑在心中存在的时间更长,对其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和对企业的忠诚度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