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阻止“集体跳槽”?
杨王君:找到了产生“集体跳槽”的根源,就能从头上预防。签订协议、强化制度等都是表面措施,治标不治本,内部的病菌还没有杀灭,会继续繁殖扩散。所以,我认为高层管理者需要正确处理每个案例,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提供建议。例如,搞IT技术的研发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某些技术天才在其他方面并不是很强,甚至还非常幼稚。企业就应该为他们考虑得远些,帮助他们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复杂。
另外,管理者要明白什么是真正吸引这些优秀技术人才的因素。很多技术人员痴迷于电脑技术,他们对高薪或者升职毫无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那依靠什么真正激励他们就是高层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杜攀:当集体跳槽发生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很难采取断然措施强行阻止。因为,通常跳槽者必然得到新公司更高的薪水、职位等条件的允诺;而公司不可能据此立刻就增加他的薪水、提升职位等来挽留他。这样的硬措施会打破整个企业平衡。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薪酬体系。如果因为某些人要走而随便给予高薪,高职务,那么其他员工会觉得不公平。
首先应该从企业文化上做文章。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保持企业内部沟通的顺畅,管理者领导作风优良,整个企业的氛围就能积极向上。不断满足员工的要求。
例如,定期的薪酬调查,确保公司的薪水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定期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员工对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反馈,进行改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合理的管理方法、制度,良好的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增加了员工的跳槽成本。除此之外,他认为企业要特别关注团队建设。企业应该利用团队的存在创造效益,也要小心防止拉帮结派的出现。
另外,增加骨干人员跳槽的法律障碍也可以减少“集体跳槽”的发生。如,与骨干人员签订竞业协定及规定服务年限等等。“集体跳槽”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都是有一个带头人,无论是个人魅力也好,鼓动劝说也好,如果可以限制带头人的跳槽,“集体跳槽”就能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