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储备人才不是人力资源高消费

   2023-11-15 互联网1860


  人才储备遭遇“三难”

  企业之难:前些天,某品牌企业的人事部李章到人才市场招聘企业储备干部,他们企业急需数十名储备人才,可一个上午只有十来位过来咨询,真正填写求职登记的只有几个人,最后只与两人达成就业意向。

  永宁某工艺精品公司生产部巢经理说,他们包装车间主任的位置已经空了半个月时间。直接招主任担心对方不能胜任,干脆招聘储备干部进行培养后再上岗。但他在人才市场招了好几次都没有招到。

  毕业生之难:一位以前在某贸易公司做营销的王小姐说,现在一些企业广告上是招聘储备干部,但进厂后也不明确目标岗位,有的则是培养期限无限,一直都在一线“适应环境”,培养对象难免产生去意。

  人才交流中心的蔡主任分析,储备干部在企业中的身份、地位不明确,工资待遇难保障,使一些刚招进厂的培养苗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储备人才本身潜能得不到很好发挥,有的甚至荒废了所学专业,他们感到“怀才不遇”便会离厂而去。

  熟练工之难:某职介所的经理刘云介绍,石狮的实际情况是企业管理人员流失后,直接从普通员工中选择优秀的提拔为管理人员,这些人虽然技术水平较高,但缺乏管理方面的“实战”技巧,由于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低,更没有管理理论来引导他们的实际工作,所以难以服众。

  三方面营造人才储备环境

  疏通上升通道

  采访中,几家企业的高层管理都提到了“上升通道”这个词。对于疏通储备人才的上升通道,企业应该怎么做?彭田某集团公司的李玉成经理认为,他们在引进储备人才之前,都要制定一个储备计划,把人才的目标岗位定好,根据岗位进行招聘。储备人才进厂后先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他们的工资待遇以及相关的福利保障,对其进行全方位培训。针对储备人才的思想不稳定,疏通他们上升的通道,做到人尽其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