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2023-09-13 互联网2280


  第三,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理论,提出了新的体系构架和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十六大以来,全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研究的同时,对党的执政理论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从2004年7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理论的研究日渐明了,提出要从“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资源”、“执政基础”、“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执政环境”等七个方面,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研究,并用以能动性地指导执政实践,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总之,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的发展历程,此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由“实际能力”向“理论能力”的历史性转变,是一次能动性的历史转变。这一历史性的转变,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即将进入一个伟大的发展阶段

  二、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式谈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性

  1、苏东巨变的影响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美国一位学者甚至著书断定共产主义大失败。低潮中容易出现三种情绪:第一种是悲观失望情绪,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丧失了信心;第二种是消极颓废情绪,厌倦政治而崇拜金钱、权力、色情和享乐,腐败滋长泛滥;第三种是背叛情绪,轻者背叛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不愿再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不愿再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重者叛党叛国,公开投向资产阶级怀抱,为资产阶级出谋划策,分化瓦解共产党的队伍。所以,社会主义低潮中每个共产党人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开展这次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使世界上具有六千八百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低潮中能够经受住这种严峻考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