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2023-09-13 互联网2280


  党的执政理论的这一历史性飞跃,迅速带来了党的执政事业的新局面,也促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转变。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培养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全身心发展国民经济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能力。其次,实行对外开放,国门打开,国家先启动东部沿海地区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继之,启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对外开放、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经验。西方方方面面地向中国涌入,中国层层叠叠地向西方涌进。在这对外开放“无硝烟的战场”上,锻炼了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世界、勇闯世界的能力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执政的能力。第三,改革开放后,党在执政事业中,吸取“文化大革命”中“大运动”、“大民主”、不讲法制的沉痛教训,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党的执政能力也在“大民主”的层面,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向转变。

  由于这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长征。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