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的一个研究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央、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中国经济时报:就是说,国研中心想为把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转成人才强国这个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清泰:可以这样理解。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涉及经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国家统筹下,以强有力的政策为支撑和导向,创造人才辈出的大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的活力、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企业、各类社会组织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只有如此,才能努力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富国,进而成为人才强国。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恰恰可以在人才的吸引、使用、培育、留任、激励、保障等方面为国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建设性意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配套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是需要一些条件?您认为我们现在是否已具备这些条件?
陈清泰:应该说,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能动性的最宝贵资源。但人力资源只是可创造财富、推进社会进步的人力潜能。潜能的发挥需要在适当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下,进行精心、持续的能力开发;而经过开发的人力资源能不能创造财富,创造多少财富,能在多大程度上推进社会进步,还取决于众多的配套条件。例如:人力资源的潜能开发、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人力资源竞争环境的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人力资源的流动机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施展才能的环境建设、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的纪律约束和过失惩戒等。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先后推行了如奖勤罚懒、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实施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等重大措施,使职工与企业的关系悄然变化,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企业结合国情,努力学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