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三:领导者也是创新者
这不是说未来的领导者需要跟一个程序设计员或产品开发者那样专注于“技术含量”的创新。毕竟像比尔?盖茨、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后两位是google创始人)等纯技术出身的领导者委实少之又少。一个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更多是指在管理创新层面的。在中国,其实我们一直不缺在技术创新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譬如华为,他们有40%的人力都是放在技术研发上面的,而对于技术创新,他们也会给予相关人员相当丰厚的回报。又如海尔,他们在技术创新上也非常强大,几乎每天他们都会推出新产品,并且也有自己独立强大的设计部门。除此之外,阿里巴巴,UT-斯达康,它们也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像P&G、GE、Apple等国际大公司,真正地把创新当作一种企业文化来进行构架(即管理创新)。也就是说,要决胜商业的未来,领导者每时每刻都需要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对于产品和服务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品质要求,同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向行业内标杆企业看齐和保持不被轻易取代的核心竞争力。当把创新的DNA植入企业的机体,企业将永远紧跟时代的潮流而不被遗弃,直至改写趋势。
角色四:领导者也是组织者
凡事事必躬亲的领导者绝对不是一个好领导,这不止是一种说法而已。的确,未来社会分工会更加明细,专业壁垒会更加加深,对于领导者而言,他不需要也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亲历亲为。且不说这样一来没有效率,仅是投入产出来说,也是非常不科学、不经济的。累倒了的领导者和被拖垮了的企业,如此“两败俱伤”的结局并不是危言耸听。领导者是管理者,更是组织者。一个杰出的领导,他的使命在于明确任务、整合资源、协调部门、充分授权。这不是说,领导者可以退出业务的整个流程,可以作壁上观或者“光说不练”,而是指,领导这个身份本身需要他理顺关系,监督执行,临危决策和引导前进。我们注意到,在许多管理大师所定义的“未来领导者”,大多数都谈到了组织协调或有效授权。像埃德加?沙因,他认为未来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一系列新的技能,并有效授权”;史蒂芬?柯维把领导者看作是领路人、组织者和授权者;弗朗西斯?赫塞尔本认为领导者“愿意且能够按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高低而相应地下放权力,也就是允许并鼓励组织内部各处的领导者崭露头角”。事实上,有效地组织(授权)可以让领导者空出较多工作时间做策略性的思考,可以让员工学习新的技巧和专长,从而有更多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可以让公司有更为系统、整体的效能。
角色五:领导者也是行动者
在商言商的说法,企业只有依靠结果才能生存。任何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理念和想法,如果不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所有都是妄谈。我们身边有不少企业,它们对于每一种流行的管理方法都认真学习、积极采纳,可是在结果上并没有多大改进和提高。究其原因,它们在思想上总是有清醒地认识,可是一到了行动,就往往要打折扣。所以,对于领导者而言,未来企业成败的关键其实就“化繁为简”成以“追求结果”为导向。当初,我们把“智慧影响趋势,行动延伸未来”作为智唐文化的组织口号,一方面是看到知本经济不可估量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更是看到一切价值来源于行动,所有未来都延伸于现在。我对同事们市场说的一句话是,“怎样的未来取决于怎样的现在,怎样的现在又是你每一个当下的行动所写成。所以,要有美好的未来,请对得起你的现在。”一个崇尚行动同时不缺理论的领导者是伟大的,是未来所需的。因为他能看到企业卖的是结果,结果来自行动,而行动永远只有一个主题,富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