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一:领导者也是狂热者
狂热者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也不是民族情绪上的,更不是神经气质上的。它只是要求领导者对自己的专业、职业、事业有一种莫名的激情和热爱。就像Intel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所倡导的“偏执狂式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将会面临一系列战略转折点,这时候,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但也同样遭遇没落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偏执狂式的管理能使公司保持足够的谨慎,时常提防他人的袭击、窃取你的生意;作为一名管理者,还需要将这种防范意识传播给手下的员工,让他们和企业领导一起度过战略转折点,走上企业发展的一个更高的平台。事实上,一个狂热或偏执狂式的领导者不仅能带领他的团队向业务领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而且他本身对事业的态度也会最终感召周围人。可以想见,一个对事业缺少狂热,不思进取,没有创见的领导,如何去赢得下属的尊敬和追从,又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去创造伟大基业。领导者的生命要比任何人更多地投入到事业之中,毫无怨言而乐在其中,这是必然的诉求。
角色二:领导者也是责任者
过去把领导者看作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的观念将真的成为“过去”。未来,领导者将会在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下不断地被消解神秘,瓦解霸权。工作上,他是一个领导者;生活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领导者”只是一个“岗位”(而非权威),“领导力”不过是赋予这个岗位所需要的“职责”(而非特权)……既然开放、平等、民主将成为今后政治社会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那么领导者的身份定位也势必会随着思想的转变而改变。我认为,与其说领导者享有哪些权利(力),倒不如说领导者需要承担多少责任。就拿我在智唐文化而言。作为一个领导者(执行总监),我需要懂得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对企业是正确的;制定什么样的行动计划,企业的战略思想是什么;明智及时地作出决策,确保执行力的贯彻实施;担负组织的协调和沟通,促进交流和合作的畅通;将焦点集中在“机会”上而非“问题”上;会主持有“成效”的会议;所想的和所做的都是“我们”而非“我”……跟员工相比,领导要做的事情更重更多,尽管后者一个判断就是一个命令,表面上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力量越大,责任也越大,领导者亦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