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督造金字塔的能力

   2023-12-16 互联网1420


基于项目的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区别在于:一般的企业管理着重从整体和战略角度为公司的产品、市场等进行定位,而基于项目的管理则从具体任务出发,把公司的设想或战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这样能够明晰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人,为以后类似的工作留下参考“模板”从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学会跨越部门或企业组织边界的项目化合作来整合资源,是企业争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方向。如今,基于项目的管理方式也已从传统的土木工程、军工、IT企业、机械制造等产业,迅速向各行各业推广,大有“一切都成为项目”之势。

作为项目化管理的领导者,“项目经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Manager(经理)。因为他所辖的团队不再那么层次分明,以“指挥与控制”为基调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再具有效率,要增强团队的战斗力,需要更多地“激发与引导”。项目化管理的领导者与团队成员的关系,更像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工作场所不再是被事先规划好流程的工厂或工地,而更像是一个场面不可预期的运动会。

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汤姆·彼得斯认为现今的公司已经进入“无结构”或“弱结构”时代,把这个时代的管理称为“解放型管理”。这种管理实质上是以项目管理为中心,而不是依靠固定的组织结构来展开职能管理。

电影摄制组模式
  
在创新活动层出不穷的硅谷,项目管理早已成为相当流行的管理模式。很多工作团队不是作为一以贯之的组织而存在,而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因具体的生产项目而建立,一旦项目完成,它就可能解体。有人把这种管理方式称为“电影摄制组模式”。一个电影制片人为了生产一部电影,就会把在他看来最适合这部影片排演和制作、但属于不同制片公司的各类专业人员(从导演、主演到化妆师)召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能人班子”。一旦影片摄制完成,这个“能人班子”即告解体。当然这并不排斥全部原班人马或其中的一部分人,会因为另外的某部片子而再度走到一起来。“电影摄制组”是后工业时代超越组织边界进行项目管理的典型模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