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职业经理人当木偶

   2023-07-11 互联网2700

  “许多国企的高管人员身份是特殊的公务员,而非真正的企业家,官员的目标与企业家的目标并不一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如此认为,按照乔俊峰董事长的意图,双鹤只有通过兼并收购,才能完成资产的增长。因此双鹤在缺乏一套完善的组织运营体系的情况下,不惜“高溢价”收购兼并,以达到快速的增长,并以此来“配合”股价。

     强董事会弱经理人

  “道不同,不相与谋”。理念的分歧使得杨维平一直没有总经理职位所应该具备的权利,双鹤“强董事会弱经理层”的公司治理结构注定使杨难以发挥作用。
 
“教父”乔俊峰将公司分成4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上面设立执行委员会,乔则是委员会的主任。这样公司都集权在乔的手中,而非经理层。

  所以当杨维平提出推行董事会和经理层分离的时候,势必触动到乔的权力架构而遭到乔的反对。

  外聘经理人杨维平担任双鹤总经理后,强化了对人、事和财务的管理。如调整部分总部高管人员,更换了十几家控股公司总经理;同时,与18家子公司总经理签订了2004年目标责任书;加强财务控制,以消除资金链断裂的巨大风险,避免新的投资损失。

  2003年下半年,“恒康双鹤”事件和“昆山双鹤”事件成为乔下台充分的理由。恒康双鹤形成5000万的股权投资差额;昆山双鹤违规事件使双鹤遭受数百万的处罚。配股计划也因此流产。乔最终引咎辞职。随后卫华诚继任董事长。

  此前,卫华诚的职务是北医集团董事长、双鹤药业的副董事长,年仅45岁,未必没有掌控双鹤的野心。  之前杨维平所要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乔的反对,却得到了卫的支持。然而,当卫华诚担任董事长之后,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矛盾没有消除,却是更为激化。最终导致杨的出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