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喜欢创新性工作,但李万钧身上更多的是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必备的务实和严谨:“我想创新实际不是每天都会遇到的,你可能95%的时间是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5%的时间你可以创新,或者为公司增加一些利益。”李万钧的最大兴趣和最终目标是管理,“希望过五年或更长时间,有更多机会做一个综合管理者,唐总是我的一个榜样。”
何劲松:叱咤并购领域
何劲松2003年初离开国泰君安收购兼并总部副总经理的位置,就任北京和君创业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立志要将之做成中国并购财务顾问第一品牌。他的决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他10年投资银行和并购的经验,以及对自身金融创新能力的自信。
1993年经济学硕士毕业的何劲松先是在万科房地产公司的证券部工作,这期间就参与了创证券市场先河的“万申事件”(万科善意参股申华)。但在地产公司做证券业务总感觉不过瘾,一年后,他跳到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专业做投资银行及发行承销业务。在四五年内完成了“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数家公司的IPO和再筹资大单后,他感到承销业务整个过程有程序化的规定,招股书、配股书都是规定的模板,相对来说,创新性不强,尽管他尽量从定价模式、发行方式上做一些小的创新,也曾创下三个月完成一个发行承销项目的记录(从确定企业,到国企改制、审计评估、招股书制作、证监会审查,直至发行筹资成功)。年轻的生命追求着创新刺激的兴奋感,他的视线渐渐聚焦到新兴的并购业务上。
何劲松意识到购并业务有很大的未来成长空间:证券领域创新包括一级市场(投资银行和购并)创新及二级市场(投资)创新。投资创新表现为投资产品的多样化,如各种类型的股票、基金、期货,或交易方式的多样化,如T+0、T+1、买空、卖空等。但投资收益不仅取决于投资产品的组合方式及交易方式,更取决于最终投资产品(如上市公司)本身的收益及成长性。而中国早期的上市公司由于历史的原因往往并不是最优秀或最规范的,这种“先天不足”主要通过购并来调整。“购并”不仅本身成长空间很大,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源配置,这又为投资创新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