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这样逆向筹划下去,直到你拨开笼罩希望的朦胧云团,找到最光明的成功之路。
要更好地理解逆向筹划的推理之道,可以参照一下项目管理的体系。在决定如何实施一个错综复杂的项目时,你首先会聚焦到终点上,由此反向推进到当前,来形成一套关键路线和时间表。由一个持续存在的联盟所达成的、不断地带来价值的协定,就相当于一个圆满完成的项目。
把握四个关键
一旦运用起逆向筹划的方式来,你会发现自己面临若干问题:如何确认哪些是关键性的人物?谈判是该私下还是公开进行?是该各个击破还是一起会谈?又该如何应对对手在先后顺序上所使的手段呢?这里给你一些建议:
研究一下影响与顺从模式。期望建立谈判联盟的人很快就能认识到,一上来就对付最棘手的---或许也是最关键的_对手,十有八九会谈不拢。为提高胜算,设法甄别一下谁能对目标对象施加影响,目标对象又会服从何人。在1993年《纽约客》杂志(New Yorker)上的一篇文章中,布鲁门多(Sidney Blumenthal)描述道,当时克林顿总统( Bill Clinton)在争取国会批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事务上的首席顾问达利(Bill Daley),是这样确保赞成票的:“有消息声称,曾经倾向于同意的某位议员结果却表示反对……在知道这个坏消息后,(达利就开始行动)……‘能不能找到可以支配这家伙的那家伙?得命令能命令那家伙命令这家伙的家伙’”。
如果业主试图卖掉自己的公司,对他的忠告是,切勿过早与潜在收购者的CEO展开正式谈判。反之,他应该研究一下,当涉及到收购事宜时,CEO会向谁寻求意见。显然,他的CFO至关重要。继续逆向研究下去,会发现财务部里有一位CFO推崇倍至的分析师,毋庸置疑将会受命负责评估这项稍显异类的交易。由此得出结论:得下本钱让这位关键的分析师赞同这单买卖。等到与CEO紧锣密鼓的谈判终于开张,铺垫工作早已停当。CEO询问CFO,CFO转而询问关键分析师,而分析师从内部成就了我们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