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领导者应当具备思维模式

   2023-06-15 互联网3210

  过去的国有企业多死于缺乏经营意识,而今天更多的民营企业正苦于缺乏管理。管理性思维的特征是,更多地关注于过程。管理性思维的本质是学习,但他并不排斥经营思维,他的基本信念是通过组织施行经营行为,组织才是经营行为的主体。于是管理性思维的特征更多表现为:如何建设强有力的组织,发展组织能力。为了改善组织的表现,职业经理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热情,不断改善流程、提升运作标准、总结经验、发展人才。

  管理与经营思维的融合构成了高效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模式(结果与过程并重)。作为这种融合的最重要结果之一,组织作出了定位选择:为了获取持续的经营绩效和成长力的积累,组织必须发展专业化的能力而不能为了驱利而无所不为。

  导致经营思维与管理思维融合的外部动力来自企业创造价值过程日益复杂的趋势,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都将迫使组织选择专业化的道路。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将不再只是机遇或对机遇的敏锐洞察力。事实上机遇对(驾驭机遇的)组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短期经济失衡或体制转换带来的机遇并不具备一般性。但是明智的企业家仍然能够通过把握行业以及市场趋势、前瞻性地进行组织能力建设来获取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这时,经营思维与管理思维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实现了融合,产生的是更高一层的思维模式:战略思维。这是一种把市场需求、竞争类型与决定自己企业创造价值方式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思维或谋略。我在这里之所以要用“谋略”一词,要突出的就是:战略思维是把自己的行为以及组织的“意义”放到了更为开阔的关系网络(环境)之中,并且在时间轴上作了纵深考量。战略思维绝不仅仅是方法、工具或者一系列像定位、战略选择等具体战略指导下的战术行动。战术行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为,而战略应当是足以使所有(包括随机应变的)战术行动得以统一起来的逻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