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需要把握的三个尺度

   2023-05-12 互联网3790
核心提示: 行善不过善,果断不专断,敢干不蛮干,这是做官的“三个尺度”,也是一个领导干部应把握的行为分寸。   行善不过善  行善不

    行善不过善,果断不专断,敢干不蛮干,这是做官的“三个尺度”,也是一个领导干部应把握的行为分寸。

  行善不过善

  行善不过善是说领导者要有善心,施善举,不害人,但不可过分施善。

  有善心,就是为人要心地善良,有同情心,有恻隐之心。常怀善念,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种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施善举,就是明辨善恶,多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行体现在方方面面,诸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无私奉献,济人之难,解人之危,扶人之困,排人之忧等等。有善心,行善事,施善举,积善成德,既是美德形成的一个规律,也是加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害人,就是要与人为善,以善意待人,见到别人的成绩、进步就高兴,就“见贤思齐”;见到人家的缺点、错误,就善意地给予指正,予以帮助,从团结的善良意愿出发,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帮助他人进步。

  为善不能过善,行善不能良莠不分。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里的“善”指过分善良。领导机关不是慈善机构,领导干部也不是和尚道士。领导者过分善良就会被人看不起,威信也很难树立。事实上,作为一个领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客客气气,只知讨人欢心,丝毫没有一点严肃感,人们对这样的领导并不一定有好感,反而会认为他缺少棱角,软弱无能,群众对这种“老好人”领导是不信任的。好人主义似乎有一条对,不惹人;但有千条错,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坚持原则的“厉害”主义有一条错,有时容易伤人感情;但有千条对,所作所为于党于人民都有益。当领导的应以善良为本,但不可过分施善。过分施善,难得善报。抑恶扬善,扶正压邪,都有强硬的一面。这一点为官者要深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