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时,我做的是人力资源经理,后来有机会帮助别人做些辅助性的工作,边干边学,渐渐地,我发现做管理咨询才是我最感兴趣的工作。于是我就全力投入这个行业,开始了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变。
当时我也有恐惧感,后来认真地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优势: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毕业后当过老总秘书,有相当功底,想清楚就不怕了。人的潜能其实是很大的,我那时候非常投入,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问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那样?如果他的解答我不满意,或者我仍然存在困惑,我就会再去问另外的人。抱着这种非常热情谦虚的态度跟人交流,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使我收益匪浅,乐在其中。特别是发现某个事情原来可以这样做的时候,经常令我欢呼雀跃。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天生不是讲课的料,我是南方人,普通话讲得不好,通过艰苦的练习,甚至被同事们叫做“话痨”,我的普通话水平终于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我不但特别能聊,而且经常做精彩的演讲。
很多事情都需要尝试,不去尝试,就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其实,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5%左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不断突破,开拓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从宗教中学管理
看宗教方面的书是我日常的一大爱好。佛教经典、基督教经典,我都会看,很多宗教小故事经常给我以启迪。
什么是管理,其实佛教已经告诉我们,人存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佛教就是从人生之苦开始,探究苦之因缘,如何灭苦而得道,这跟管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我们做咨询行业,就是需要找出企业的“苦”,探求其背后的因缘,最后求得解决之道。
其实,管理也需要悟。禅宗里有个故事,一次释迦牟尼在讲经,只见天花乱坠,众人知道快讲到精要的地方了,这个时候,释迦牟尼停下来,问大家什么是佛,菩萨、罗汉尊者纷纷发表高见,惟有迦叶不说话,只看着花儿微笑。他真正得道了,这就是真正的禅意,它是靠人感悟的。做管理也需要悟,因为有很多东西是经验无法达到的,所以,我们看到同样是读过MBA的人,在企业做管理的水平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悟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