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领导模式:从优秀到卓越的DNA密码

   2023-07-11 互联网2790


那些有幸突破了这种模式,进入下一代领导模式的,就成为了企业的主体。

第二代领导模式:“管控式”领导。

领导者身份:Manager,或者是队长;领导者职能:组织管理者;基本方式:全面管控;典型口号:“从人治走向法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质量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再造开始盛行,在那个阶段,大多数企业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80年代轰动一时的“海尔老总张瑞敏砸冰箱”,树立质量意识,建立流程管理,就是“管控式”领导模式的一个缩影。

在“管控式”模式下,企业领导者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以及复杂的管理情境,建立了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一系列管理流程。然而,“管控式”领导虽然把人治变成了法治,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带来了领导的“机械”和“僵化”,结果很多企业在“管控”中失控。德隆系的唐万新,十年间竟未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长虹的倪润峰,在企业重大决策中一个人说了算,一个决策,就造成10几个亿的损失;偌大一个国美,部下每天都猜测当家人黄光裕的心思,调动人员随心所欲,连他的亲妹夫也不可思议的“五上五下”。

“管控式”领导失败最典型的当数伊利的郑俊怀,如果当年伊利的掌门人能够采取另外的方式,可能不会使牛根生和他创办的蒙牛成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正所谓“成也管控,败也管控”,包括当年叱咤风云的三株在内,许多处于成长阶段且具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崩塌,引起了管理界一些有识之士的反思。

由此可以预见,要进入优秀领导人的行列,首先要超越“管控式”的领导模式。

第三代领导模式:“教练式”领导。

领导者身份:Coacher,即教练;领导者职能:团队训练者;基本方式:培养素能;典型口号:“领导是教练”、“不善教导就不能领导”

在这种模式下,领导者从自己做,变成教别人做。代表人物是联想的柳传志,当年他提出“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以教练的身份,为联想培养了杨元庆、郭为等一批优秀的年青领导者,打造了一支令行业内外侧目的颠峰团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