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工作并不会一五一十依照先前所想、所描绘的进行。但是,若经过预演的推想,即使真有意料之外的情况,也能够不慌不忙地应对。一生中不断挑战世界高峰的登山家小西浩文说:「我总是将九成的心力,投注在事前的组织、规划上。」
三十岁之前,若仅依照上层的指挥办事,不去深入思考自己能发挥的功能也无妨,只要成为让工作顺利完成的小齿轮就好。但是,三十岁过后的商业人,不应再满足于这种现状。
公司里的每一个工作者,都要自己厘清工作的内容与结构不可。若能具备完整的组织规划能力,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能迎刃而解。
努力必定有所回报。至少自己自身能有所成长,也就足够了。至于出人头地或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之类的,视为努力之后的附带结果就好。
从人生的二十岁世代顺利毕业之后,三十岁世代正蕴藏着大好良机。
加油吧!三十岁世代。
三十世代能被容许的失败与不被容许的失败
所谓的失败,还分成「能接受的失败」与「不被容许的失败」。
「能接受的失败」是指、在全新的尝试过程中所发生的失败。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是名闻遐迩的失败达人。在发明某种新事物的时候,就会将闪过脑海的想法一一试着做做看。因此,包括各种研究在内,一再失败的数量可说难以估算。
但是,屡遭失败的时刻,爱迪生不但不感到沮丧,反倒开心异常。令他高兴的理由是「至少,我不会再重复同样的错误了」。本田(HONDA)汽车的创办经营者本田宗一郎也是如此,他曾经淡然表示:「我做过的事,九九%皆以失败收场。」
所谓的发明或新发现,不可能毫无失败。若因新尝试而失败,继续不断地尝试即可。累积的失败愈多,也表示距离成功愈来愈近。
那么,「不被容许的失败」是那一种呢?
那就是一再重演同样的失败。之前已经遭遇过的失败,一定要避开的错误却重复发生。二十多岁世代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若多次发生类似的失败还算情有可原。三十岁之后,同样的事态就很难再被容忍。
一般而言,大家总认为失败能免则免,事实却非必然如此。如果是「尝试后失败也无妨」那种,则无论失败多少次也无须介意。有时候,也应该让自己试试、义无反顾地委身于失败是什么样的滋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