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车软件用户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中,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用户群主要集中在北方城市,快的打车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等南方城市。
根据易观国际分析报告数据,2013年4月份,Android平台中国11家主流应用商店的监测数据显示,在打车类应用细分领域,从累计下载量数据看,总体下载量超过百万。
嘀嘀打车、摇摇招车、易打车、打车小秘、快的打车客户端4月份的下载量均已超过10万。嘀嘀打车客户端的下载总量达43万,摇摇招车下载量为24.6万。
部分公司月投入百万推广
有的公司选择“砸钱”试图突围。某些公司在推广营销方面每个月的投入金额在百万级别。
创业至今,打车软件行业急剧扩张的同时却也伴随着“烧钱”二字。
“融资不容易。”提到这件事,被问烦了的程维回答得很简短。“电话叫车都没有发展起来,怎么发展智能叫车?很长、很模糊的路要走,没有办法跟投资人解释。”
今年三、四月份,外界有风声说嘀嘀打车获得了来自腾讯的千万级美元融资。尽管这一信息至今未得到官方承认,但在此期间,确实有来自百度等公司的外部人才涌入嘀嘀打车,包括多位此后核心产品开发者。
除了嘀嘀打车,其他几家大的打车平台也先后传出得到资金“输血”的好消息。摇摇招车获得红杉数百万美元投资,快的打车获得了阿里巴巴数百万资金,易到用车累计获得2500万美元的融资……
包括三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在内,互联网业界也在合作层面表达出了“善意”。支付宝、去哪儿网、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携程、汉庭等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针对打车软件接入各种服务尝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游戏、视频、团购,打车软件行业竞争并不激烈,全国目前总的数目在30家左右。
不过,随着用户数增长,这个行业对于后来者的门槛越来越高。
于是,有的公司选择“砸钱”试图突围。比如,向出租车司机赠送品牌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直接给予资金补贴。某些公司在推广营销方面每个月的投入金额在百万级别。
“5月初到成都去拓展市场的‘e达招车’,当月底就解散了队伍。这只是个开始,洗牌已经在进行,到年底活得好的打车软件可能只会剩三四家。”这位业内人士说。
而根据北京市出台的《细则》,此前一些打车APP所尝试的加价模式、广告模式均被否定。
“《细则》规定‘禁止嵌入广告’。广告不是打车软件行业唯一的盈利模式。广告不是我们最关键的盈利点。”打车小秘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加价,该人士表示,“加价功能对打车软件来讲,不是核心,所占日订单的比例不超过7%-8%。”
但除了加价和广告,打车APP将以何种模式盈利目前尚无清晰路线。
“我们和政府的目的一致”
摇摇招车创始人兼CEO王炜建说,“最初考虑了如何做好产品,考虑了服务客户,考虑了市场,唯一没考虑到的是政策上会有问题。”
对于已拥有先发优势的几家,始料未及的政策风险正在考验他们。
5月22日,深圳市交委客运管理局表示,由于市面上的手机叫车软件存在“安全隐患、不规范”等问题,主管部门依法进行了监管。深圳地区的出租车司机已接到要求卸载软件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