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和咨询现状分析

   2023-04-12 互联网4120
核心提示:——访华夏基石咨询集团副总裁孙波因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组织核心能力培养,在企业管理提升以及促进员工成长

 

           ——访华夏基石咨询集团副总裁孙波
        因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组织核心能力培养,在企业管理提升以及促进员工成长、能力提高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这一趋势也带动了我国咨询培训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是,有些企业在投入数量可观的咨询、培训费用以后往往感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培训机构的服务方式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内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培训机构——北京华夏基石咨询集团的副总裁孙波先生。
记者:目前国内的培训和咨询市场发展比较快,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企业做了许多培训,花了很多费用,却往往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究竟什么原因,请您分析一下。 

  孙波:我国目前的培训市场确实不够规范,有很多小型的培训机构采用所谓“配电盘”的经营模式。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中介结构,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培训机构。这类公司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研发功能就更谈不上了。他们往往是收集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一些讲师资料和课程资料,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对接老师、课程和企业需求,所以我们称之为“配电盘”式的经营模式。这种对接模式可能仅仅能够满足企业对于一些通用性、理念性知识的学习需求。而事实上,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对于培训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理念性知识上,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和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真正促进企业管理提升和员工行为的改进。这种需求采用“配电盘”式经营的培训机构就很难满足了。
规范的培训机构首先自身应该是具有核心专长和特色的,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拥有自己的核心师资队伍。另外培训不仅仅是讲课的过程,它还包括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和诊断以及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等。只有具备以上条件的公司才有可能为企业实施完整的培训,才能对解决企业的问题起到应有的帮助。最为专业的咨询培训机构,在为企业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对企业的前期诊断。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部分企业对于培训价值的定位可能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也是企业感觉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原因。大部分企业组织培训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培训解决问题,但是往往对培训效果的期望过高,他们期望培训能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有理论研究表明,在一次培训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能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部分不超过15%,也就是说只要有15%的内容能应用于工作并对工作有帮助的话,那这个培训就是价值很大的,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对于企业解决问题是一定会有所帮助。所以如果企业希望通过培训彻底解决企业的某个问题,这种对于培训的定位本身也可能成为企业对培训不满的重要原因。
记者:除现实和预想不一致外,企业培训还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又该如何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
孙波:除企业从发展的角度对培训有一定的期望值之外,作为接受培训的人员也有其自身的期望,他们对培训内容的期望可能与企业的需求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离或者冲突的。所以无论是企业组织培训者,还是培训机构都必须要关注形成这个矛盾的根节点。培训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也要能关注到员工自身对于专业技能提升的需求 ,对其职业发展要能够有所帮助,达到个人需求与企业需求有效地对接,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培训参与者的学习热情。我们今年所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培训就是这样做的,把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分为10个模块,然后每个模块具体讲如何操作,如何使用工具,这对企业内部的HR从业者来说,是他们自身非常需要的。他们接受这种课程后,其能力的发挥必然会对企业有好处。所以对企业员工来说,多提供一些技能性的培训会让员工更为满意。
另外,企业除对培训需求期望太高外,很多企业不清楚自己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没有一套工具和方法来真正对企业内部的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很多企业有培训费用预算,就想如何把这笔费用花掉,可能会很盲目地选择一些当前流行的课程,看别人培训这个,他就让全公司人都去学。什么流行学什么,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在里面。这是企业培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做的工作正是帮助企业了解它自身的培训需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