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联谊:管理沙龙
我有次参加了浪奇公司和XX报联合主办的管理培训沙龙。当时到场有很多人是浪奇公司的管理者,有部分人是外界其它生产型企业的管理者。那次的话题是“标杆管理与洋为中用”,现场以案例讲授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讨论气氛热烈。这样的方式无疑是资源最大化的整合,由浪奇公司管理者定出沙龙话题,组织并安排场地,由XX报负责对外宣传,邀请其它企业的管理者参加,其它企业的管理者适当交纳少量的会费。
这样的培训形式简单却又实效,讨论的话题紧贴行业的实战困惑,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走出企业的小圈子,与不同企业的管理者碰撞交流,横向与纵向的延伸,拓宽了管理者的视野。
内部邮报:案例互动
近年来,我开始在内部推行“管理邮报”的方式。每周一期,以电子刊物方式,通过内部网络发送给中基层管理者。内容涵盖管理故事、管理理念、管理短文等。目的在于潜移默化与管理理念疏导。今年回首来看,发现互动太少,多数时候仍是“填鸭式”,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参与,较少赢得实战的共鸣。于是在今年年初,根据内部情况做了调整。我通过与管理者的大量访谈,获取了很多管理当中的案例。每月以内部实际案例,抛砖引玉,最近讨论的“八零后的管理”、“如何留住核心人才”、“规范化管理VS习惯管理”,获得了不少管理者的反馈。
由于写的都是内部的实际案例,大多数管理者在收到案例后都有很多个人心得,在以非真名的形式下,讲述自己认为正确的管理经验,这时候,培训人员只要在抛题之后适当引导,通过管理者的思想互动,管理理念就会得到回顾和延伸。
编后
管理者培训方式在不同企业还有很多的不同方法,包括轮岗制,包括每月征集管理安全等等。总之,吵一定贵的就是有效的。让学习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实践和升华,也许这就是管理者培训的一个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