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因应中国人的特性来管理

   2023-03-08 互联网4870
核心提示:  一、中国人对管理的态度  态度之一:你不能管我。  地方认为政府管得太多;基层认为中层管得太多;中层又认为高层管得太

  一、中国人对管理的态度

  态度之一:你不能管我。

  地方认为政府管得太多;基层认为中层管得太多;中层又认为高层管得太多。可见,基本的观念就是:"拜托了,少管一点",你不能管他。你管他,他会气死你。

  态度之二:你不能不理我

  你不理我,我就没有面子。你为什么不理我?你应该理我才对。

  二、中国人充分的自主精神

  中国人过分自作主张——马马让小孩子去买万金油,小孩子却买了绿油精。妈妈说:"我不是让你买万金油吗?"小孩子回答说:"万金油已经不流行了,人家都在买绿油精。"他会自己做主张。

  在管理上,要让员工感到:计划我有份,考核我有份,执行我有份。从计划、执行到考核,都有我的份。

  中国人善于参与,不参与就没有面子。因此,我们要把这种自主精神利用在管理上。即:成功带给我快乐,失败会使我难过。这样,就会变为一个整体感:荣辱与共。

  按照中国的民族性,参与管理的意愿相当好,可是做法不太一样。中国人很想参与,但是又不敢参与,这点要突破,要让他们很自然的参与。要让所有员工都感受到:老板很重视他,公司的事情都会让他参与,他就是一种荣辱与共的感觉。

  中国是一个相当感性的民族,除了理性以外,还要充分重视他感性的部分。

  三、安人之道

  管理的目的,就是一个"安"字。

  有人认为:"利润很重要。"管理是要追求利润,这在中国人是不必多讲的。我们唯一的利润,要考虑会不会使我们安,这才重要。有的利润会使我们安,有的利润会使我们不安,使人不安的钱,我们不要赚,要赚使我们安的的利润,这是我们讲"安"的真正目的。

  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一个人先把自己管好,然后使跟你在一起的人都感到很安,你的管理就上轨道了。建议管理不要太严,太严部属不安;也不要太松,太松你自己不安。

  如何在使大家都安的程度里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呢?

  孔子说:"安无群"——如果安的话,就不会内乱和内斗;老子说:"人,很渴望得到安定"偏偏人又得不到安定;荀子说:"人,最贵的就是生,人最乐的就是安,只有安才乐";

  所以,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安人,这是中国式管理最大的特色。

  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经济的层面,也有非经济的层面。经济导参见容易控制,而非经济层面却非常复条杂,如社会制度、社会风气和文化等。

  经过过份发展,其他方面如果跟不上,就会发生不安,整体改变才能安。只是某一部分发展过快,反而会不安。社会上暴力、抢动、欺诈、倒帐、仿冒、滥制,都会不安并影响到经济发展。

  所谓安,就是全面的提高品质。

  四、企业经营的目标

  衡量一个人肯干与否的标准,包括四个层面:(1)能干(2)肯干(3)忠诚(4)持久

  不安有五种情况,就要用五种方法,使其不安变为安。

  1、不会做的时候。技能不足、技术不佳、过程不明了、标准不确定。方法是教他。

  2、会做而不做时,待遇低、工作多、同仁相处不愉快,方法是知他。

  3、会做、肯做而不敢做时。怕做错了骂他。方法是原谅他。

  4、会做、肯做、敢做而不多做时,怕越过自己的份内,方法是信他。

  5、做错了事时,怕背后对他不利,方法是用他。

  安,叫做大家好。员工好,股东好,顾客好,社会大众也好,这就是大家好,大家好,就是真正的安。安包括的范围相当广,也是我们做一切决定的标准,归纳起来就是企业的安人之道。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适当的关怀;(2)真诚的服务;(3)合理的待遇;(4)安定的保障;(5)适当地工作;(6)相当的尊重;(7)合适的升迁;

  安定的总结就是"爱人如己".

  1、要消除人我之间,不要说"我",和说"我",要说"我们".

  2、不要在自私的功利上做打算。一个人越会算,最后就变成越不会算。人们常说:"人不自私,天诛地?quot;,但是还应该再加上句话:"人一自私,也天诛地灭".

  公司要使员工:身体健康、内心愉快、生活有保障、工作有能力,这样,管理才会上轨道。要让每一个工作成员,跟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断层,结果还是公司倒霉。所以要顾及到员工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这样就会使员工和公司结成一体,变成一家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