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企业的管理提升

   2023-09-13 互联网2250
核心提示:  管理失控的危险  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原始积累期,这一时期企业大多呈现高速发展的形态;成熟期,进入这

  管理失控的危险

  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原始积累期,这一时期企业大多呈现高速发展的形态;成熟期,进入这一时期的企业增长开始放慢,随着人员的急剧增加亟需加强内部规范化运作,提升管理水平,以尽可能地永葆企业青春活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进入第三阶段——企业衰退期。

  惠普公司认为,在IT业,资产达到5000万元~1亿元,员工人数达到40~60人,建立三五年左右的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转型期。

  进入转型期的企业,业务的高速增长不应成为最主要的目标,而应重视基于长远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各方面平稳、可持续的增长与进步。转型期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管理提升,实现从业务型企业向管理型企业的转变,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实现对业务、对未来的有效保障。

  管理升级

  转型期企业的转变主要解决四大问题: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管理资源和权力资源。这四个方面其实都是管理问题,企业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加强规范,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及高效的业务流程、合理的管理平台和科学的决策体制。

  具体而言,管理提升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构建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使之运作正规、经济、健康,是法治而非“人治”,这样会降低人员变更在企业运作中产生的风险。企业依托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职责明晰、目标坚定、监督有效,避免了管理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因此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

  2.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在业务型企业阶段,企业的生存为第一要素,因此业务的增长是核心追求。在这一阶段,管理者首先是业务员,但一旦企业发展壮大以后,管理者不可能只担当业务经理、实干家的角色,随意决策,而要开始权衡各部门的特点。这样,决策的复杂性将大大增加。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以尽可能降低决策风险,确立决策者职能与责任,将成为管理者的必需任务。

  3.在产权、权力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配。除了明晰产权、解决公私问题外,还要进行必要的产权分割。如何保护其他股东的利益将决定升级的目的能否实现。同时,引入员工期权制对于稳定团队也是很好的选择。在权力分配上,企业的股东、董事长不应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管理工作,管理权和股权的分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这些都需要制度化。

  4.提升企业文化。企业初创时期,对员工的吸引主要靠人性化的管理和机会牵引。随着各项业务和人员的稳定、制度的规范,这些会渐渐消失怠尽,维系员工的除了合理的薪酬激励和公平分配外,更主要的是企业文化的牵引,即企业必须提供共同奋斗的愿望、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促发员工的凝聚力,建立对企业的忠诚。

  5.实现业务的可持续性增长。业务增长是管理提升的核心,也是其战略目标。提升管理要避免业务的大幅震荡,否则很容易使员工丧失信心,产生动摇,使管理变革工作夭折。

[1] [2] 下一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