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XO.com编者按】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它的伟大不仅仅因为是处在世纪之交,千年之始,而且是处在一个千百年一遇的人类历史产生质变的转折点。这也是中国的公共关系产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点。
对于中国的公共关系而言,带来巨大变化的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一、 从经济基础讲,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的中国市场第一次全面的供过于求,特别是民用品几乎100%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公众的地位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并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轨制中的计划部分越来越少,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营销学的角度讲市场就是消费者,公众是否购买决定了企业是否能生存,工人是否下岗,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研究公众意愿有了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公共关系大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新世纪伊始,中国将进入WTO.有专家断言这将带来比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更加伟大的变化。从十几年前的复关,到99年的中美谈判,坚冰终于突破,中国的政府,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公关界,面临世界的市场,有太多的问题要研究,有太多的公众要面对,有太多的关系要协调。中国的公关任重道远。这是公共关系大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
三、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揭开了面纱。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先锋,互联网的产生如同当年蒸汽机的诞生一样,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不同的是,这个变化来得更加迅猛,更加不可限量。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比重已超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的产值与信息业有关。千年伊始,网络的热风也席卷了华夏,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有网络中心转为客户中心,接受新生事物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程度。这些都将使中国的公共关系发生质的变化。这是公共关系大发展的时代要求。
因此,我们的中国公关界应振作起来,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迎接这些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曙光,我们不应还在哀?quot;铜臭气抢走了我们的两份报纸,怀才不遇地埋怨腐败与企业家的短视导致中国公关的有市无场,公众愚昧不懂什麽是真正的公共关系,政府对社团的整顿使一些公关协会瘫痪,所谓点子大王的入狱,使风风雨雨的策划界雪上加霜……怎麽办?还是那句老话:全靠自己救自己,从自己作起。
(一) 公关理论建设
1、 公关理论队伍要继续提高理论素养
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思维,系统科学的思维,普通逻辑思维,提倡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系统地,分层地剖析问题,使用同一律,排中律来表述观点。不要任意归谬,以偏盖全。例如,断言是追求知名度美誉度害了亚细亚。讲咨询重要,就说CIS是外表的东西,策划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是咨询。再如:同样是论述CIS(企业识别系统)和CS(企业满意系统),有人从使二者完美结合论述,但是相当的多人是割裂看的,他们认为CS重要,就说CIS是40——50年代的产物,CS是90年代的产物,CIS过时了,甚至提出名牌是虚的,形象是空的,公关是片面的,只有服务是实的……好象别人都是玩儿虚的,只有自己是实在的。这种说法是不够科学的,有时还犯了关公战秦琼的毛病。现在,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与公共关系密切相关的网络思维已提到科学前沿,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2001年的公关人提高自己的素质当务之急,我们要潜心研究,切忌将社会的浮躁带进公关科研。
2、 要科学选题,要紧扣时代脉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就是要尽快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了解已有的科研成果,善于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成果 是巨大的资源,不应浪费。我们可以怀疑一切,但是我们不能回到原始森林去一切都从头作起。这样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循环。
江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公共关系作为崭新的领域更应该时刻以创新为己任。但是目前还有较大的差距。再以公关某刊物为例,全年405篇文章中,以古人、政要为题的有二、三十篇,以21 世纪、网络为题的各二三篇,其中有两篇关于网络的还是讲网络中交友,恋爱的,而非网络经济下的公共关系。在伟大的变革时代仅有大约1%的文章以此为题,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不引起我们警醒。我们需要向后看,以史为镜,但更要向前看,以天下为己任。
80年代以来,我们每年展望都提公关研究要深化,要联系实际;公关教学要正规化;公关职业要专业化,等等。2001年,我们应多想一想怎麽深化,怎麽正规化,怎麽专业化。作为2001年的公关人,我们不仅要面向未来,迎接未来,更要研究未来,创造未来!我们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自我,奉献社会。例如:中国的买方市场形成了,消费者公关怎麽搞?中国要进入WTO了,企业公关怎麽搞?跨国关系怎麽协调?如此之多的企业股份化了,中国的股东关系怎麽搞?股东大会怎麽开?知识经济来临了,怎样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非物质化经济、速度经济、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我们是吸纳还是反对?速度管理、概念销售提出了,我们怎样对待?日本的雇工终生制垮了,中国的一些工人下岗了,员工公关怎麽搞?网络时代到来了,公关怎样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手段?怎样用网络搞调查?怎样处理虚拟社区的公共关系?北京、上海这些金户口的大都市为吸引人才放宽了户口政策,其他地区怎样留住和争夺人才? 等等,等等,天赐良缘,时代赋予我们这些伟大的使命,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历史的重托。我们期望早日出现中国公关界的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中国的艾维。李、伯纳斯、卡特李普,也期望早日出现中国公关界的比尔。盖茨,杨致远、张朝阳。在飞跃的时代,使公共关系的理论及理论的应用产生飞跃的进步!
3,继续科普
这里的科普只两层含义,其一,公关自身的科普;其二,为科学与公众架桥梁。
1)公关自身的科普要有坚持100年的准备,从规律上看,科学与愚昧、迷信的斗争是长期,从五四运动起我们反对愚昧、迷信已经近100年了,愚昧、迷信还是一次次回潮。从现实看,15年的公关教育史远远不够。例如:大学生是求知欲望最强的知识群体,但99年的调查《中国公关大学生知多少?》表明,79.3%的大学生对公共关系认识模糊或不关心。一般公众就更可想而知了。2001年我们的科普要即在业内科普,更要到业外去科普,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公关界以外的媒介,使更多的人了解公共关系。
2)为科学与公众架桥梁。
隔行如隔山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一般公众中的相对科盲就越多,许多新产品不知是干什麽的,甚至买了也不会用,使科技专利难以形成大批量生产。2000年的公共关系应在知识与经济之间架一座桥梁,给科技带来生产给公众带来方便。
(二) 在公关教育方面
1、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公关人才,要根据形势需要,改革调整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方法。特别是增加有关知识经济,创新思维的内容。
2、使学历教育与从业教育相结合,使理论更好地结合实际,使公共关系的各级毕业生与各级公关员相协调,疏通就业渠道。
3、加强基础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与加强沟通交流,信息资源共享,科研成果共享。中国的广告专业1984 开设,仅比公共关系早一年,但是他们从1995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搞了课题研究与调查,对全国的广告人才需求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出了书。而我们公关界却相对落后了,我们的研究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许多情况心中无数。我们应向广告界学习。尽快调查到我们本应掌握的数据。使公关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三)公共关系市场与职业方面
从80 年代我们引进公共关系时,美国的杂志就将公共关系列进最热门的20个职业之一,1999年9月美国在线依然将公共关系经理列为20大热门职业之一。(排名第十)《北京晚报》99年也将专业公共关系列为21世纪中国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公关公司先后进驻中国,99年大陆有的网络公司愿意出年薪18万聘公共关系经理,有的公关策划专家一个暑假可带团做8个项目,这恐怕不是天方夜谈吧。这说明公共关系还是有市场的,关键看我们能否满足市场的要求。或者说是否胜任。
回顾公共关系的产生,它是人类在危机中的抉择,职业公共关系是在处理危机,为企业排忧解难诞生和成长的。现在,我们公共关系市场条件,政治环境,传播手段,职业认可条件比已往任何时候都好,中国的企业有那麽多的问题要解决正是公共关系大有作为之时。公共关系职业的发展到了要真本事的时候了, 2001年公关人必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让我们把创新从口号变为行动,把民族气节变为爱国行动,把理论修为变为策划硕果。让事实说话,证明中国的公共关系的价值和中国公关人的才华。事在人为,中国公共关系的命运就掌握在中国的公关人手里。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中国的公共关系就一定会产生新的飞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