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共关系的基本目标
1.组织形象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概念:组织形象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也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组织形象即包括社会组织的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两个方面,又包括组织自我期望形象和实际形象。
内容:从公众的角度说,最基本的指标有三个: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
“认知”即认识知晓之意。“认知度”是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其包含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个方面。
“美誉度”即一个社会组织获得赞美、称誉的程度;是组织形象受公众给予的美丑、好坏评价的舆论倾向性指标。
“和谐度”即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特点:是“公共关系”独立存在的个性化标志;使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具有了可比照性。
2.树立和维护组织形象的作用
1)促进作用
2)优化作用
3)清障作用
4)聚合作用
3.如何树立和维护组织形象
是指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通过调查分析,测定在公众心目中组织形象的实际状况。
首先,测定组织的社会形象地位;
其次,调查研究组织社会形象形成的具体原因;
最后,分析比较形象差距。
主要包括企业形象设计,即设立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企业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 ?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 ?企业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二。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1.公共关系的职能
1)搜集信息、监测环境
公共关系信息就是用于把握和改善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的多种信息。
q是把握公共状态的基础;是进行公关决策的依据;是开展公关传播的素材;是加强公关工作的动力。
2)咨询建议、参与决策
ê站在公众立场上发现决策问题、使公众利益进入决策的视野、在决策中确立公共关系目标。
3)平衡利益、协调关系
?社会组织内部公众关系的协调; 社会组织外部公众关系的协调。
4)传播沟通、塑造形象
2.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及对个人、对整个社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或影响。
构成要素: o公共关系功能的主体公共关系功能对象;作用的结果。
功能:直接功能——对社会组织的作用;间接功能——对个人、对社会的作用。
三。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基础
意义:有助于一个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有助于一个组织与新闻媒介搞好关系;有助于一个内部树立良好的风气;有助于培养一支良好的员工队伍。
先有事实,后有公共关系;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事实;实事求是地传播信息。
2.以社会效益为依据
所谓社会效益,即包括了社会组织的自身利益,也包括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它是这二者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立足于整个社会而言的。
3.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满足人们的知晓心理;满足人们的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满足人们不断转移、升华的精神需求。
4.全员“PR”原则
全员“PR”原则的含义;全员“PR”原则的作用;贯彻全员“PR”原则的要求。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