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产业的核心成分是管理思想,它是主体观点、概念和人们对管理现象进行评价和直接指导自身管理活动所采取的决策的方法的总和。在管理思想中,还包括人们或企业组织形成的价值取向、心路历程、行为经验、操作技巧、传统与习惯,以及人们应用高新科技和经常接触现状的思辩模式。
管理思想产业具有不可代替性,因为其核心成分的管理思想不是任何人或企业组织可以自行产生的,它具有外在的、广泛的、自觉的、理性的特征属性。它以一定的理论体系独立或高于人们的一般管理活动,并通过客体化的路径对管理主体进行灌输、传授和教育。
今天,一方面,管理组织体制和制度构架的改革幅度增大,信息化技术对一般管理活动全面渗入和支撑,管理思想自身发展节律加快,并出现多元化走向,人们的传统管理知识结构迅速老化,工业运作从订单购销制造向供应链过程一体化转化,经济全球化浪潮迫使每个企业组织成为缺乏主体独立意识转动的齿轮。另一方面,工业化规模和速度超常发展、工业化内部过细分工,以及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等,对管理思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需求。但人们对管理思想的认同、接受、掌握、诠释,却存在着自身时间分配短缺、管理角色固定的天然障碍。上述主客体状况,导致了这样的后果:人们和管理思想的连接关系发生断裂,其通道出现阻凝,人们被迫困守于以往的理性经验和感受来维系其日常的管理动作,造成管理质量和绩效明显下降,人们的管理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对此,人们试图引进西方管理思想产业,发展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管理思想产业,以达到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贯通,但其间又面临着中西管理思想的对抗和碰撞,而造成管理主体理性思辩陷入两难困境,这些就是目前我国构筑管理思想产业的历史背景、具体情况和难点所在。
管理思想产业,从一般意义上认识,它是由一批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以及思想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成,它们有着各自相应的客户群体,形成不同服务层次,又有相互呼应的产业市场体系。管理思想产业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具有保障、服务、支持及契约等功能,其基本方法为:咨询、诊断、顾问、培训、评估、课题研究、知识支持、标准化论证等,并带有强烈的公平、公正、守信的产业伦理。管理思想产业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庞大的高密集度的知识系统,它包含着三个重要的主题:确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解决方案的实施。它所涉及的服务内容:从宏观的人类大战略关系、全球化和区域发展、工业分类和行业管理,到微观的公司发展战略、管理模式、营销方略和技术创新体系设计,项目经理、财务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作、购并,以及资金重组、企业文化、业务流程重组、IT规划和实施等。
目前我国管理思想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状态显得分散和零乱,始终在较低层面上徘徊,甚至在某些方面尚是一片空白。例如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之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长三角工业带”,管理思想产业却显得落后和呆滞,这与目前长三角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格格不入。因此,必须迅速地改变这种局面,加快构筑和发展管理思想产业的步伐。
构筑管理思想产业,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形成符合本土化特色的管理思想产业的理论体系、科研纲要和配套政策;⑵提出管理思想产业的规划、目标、结构和方向;⑶建立管理思想产业的教育大纲、学科分类、培养计划,在高校中开设该专业的院系和课程;⑷推动多学科交叉和互补,尤其是管理学与IT两大学科的融合,注重管理实际的经验和技巧,强调案例的价值,并形成一种普遍的意义认同;⑸提倡企业决策中借用“外脑”,懂得管理咨询、顾问的意义;⑹抵制仅为赢利的粗俗的情绪激励式的“洗脑风暴”和“心理漂白”,清除急功近利的带有明显欺诈的包治百病的“策划”和“包装”;⑺培育管理思想产业有效的大众客户群体,使得大众客户具有接受管理思想产业服务的能力,以及对其各项不同服务内容和质量进行评估与选择;⑻加强对管理咨询公司及管理咨询顾问专业人士的培训、提高和考核,形成行业自律制度,提升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