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瑞星 成功 不足 公司管理 管理 营销
瑞星的发展分为三部分,如果从中关村的企业看,典型指数不足50%,原因是企业出现通病大部分是外部环境条件造成的,而内部的状况往往造成差异化和个性化企业病。
第一阶段,看企业不看中关村,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市场环境有时发挥很大的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讲,企业有时被动营销,也就是市场发生的自营销,或产品被市场营销,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成熟的条件下,中国不少企业的成熟和发展一般是借助这个形势起步的,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从市场角度上看,瑞星具有以上描述的代表性。
第二阶段,看中关村不看企业,企业扎堆或品牌集群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会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改变企业内部状况,如盈利模式改变,产业转型,体制转型等等,当然转变要求企业能力和新市场匹配,不然就发生企业萎缩和市场风险。当然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是准确度是一个方面,预测准确并不是论证而是需要市场调研,当然在特定环境下中国式的调研结果可能不准确,但至少是能够保证转型后专业化运作的能力,就是企业组织行为能力和市场运作需求的能力匹配,否则导致转型失败,瑞星犯了这个错误。
第三阶段,看系统,不看个人。瑞星后期的成功运用了系统竞争方法,从改变权力重心,企业经营重心和营销重心,构成了强有力的营销系统。
1、权力改变,锻造了团队专业能力,团队本身含有突破力的核心因素,既核心技术。企业真正的从个人走向了组织运作,从技巧走向了技术运作阶段。
2、专业运作,系统规划,从战略上运作,从竞争上找切入点。企业客户切入,避开竞争,建立阵地,同时进行了品牌捆绑运作,边营销边炒作,方法是好的。战略上从单边进入,走向复合渠道运作,最终走向终端系统,不仅是战略规划并进行了资源规划,从营销上说是整合营销系统运作,从竞争上形成了价值链条,时间链条,资源链条,通路价值链条,多链条交叉构成成功基础要素。
3、整合营销传播,从营销力上讲,强化竞争力,突破了市场走向第一位,最终战胜了江民。
4、技巧性运作,从营销上技巧上切入,形成促销,占据了通路资源。
5、从竞争上运作,核心技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持续性和低成本运作是国际最具杀伤力市场运作惯例。产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线基本上都有优势。
6、价格,是杠杆作用,瑞星运作的方法是价格是杠杆和工具,并非是核心,后期从工具协调作用走向核心作用,这是非线性营销的典型。
本案具有可借鉴性,在国内值得企业学习,详细不再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