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案例分析 千里马 跳槽 职场 求职 管理
他带着客户资料跳槽了
这事发生在浙江某开关公司。2003年1月,该公司招来一名员工周某,他工作积极、业绩突出,很快被公司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并逐渐接触开关公司的对外销售工作。2004年下半年,周某被公司派往宁波,负责该公司在宁波地区的销售工作,成为该公司在宁波地区办事处的负责人。当然,对于周某的努力,公司也给予了相当不错的待遇,年薪10万元以上、轿车、消费签单……但这些并没能让周某安下心来。2005年5月,周某突然提出辞职。这让开关公司有些措手不及,周某掌握着该公司在宁波的所有客户信息,一旦泄露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损失。经过协商,2005年5月28日,双方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在协议书中,周某承诺,在两年内不从事涉及宁波地区低压电器行业相关工作或开办相关的公司。作为补偿,开关公司向周某支付将近5万元的补偿金。周某若违约,应向开关公司支付3倍补偿金的金额,赔偿开关公司的损失。协议签订当日,该公司就向周某支付了补偿金。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么平息了,不料2006年初,该开关公司突然发现,周某竟然担任了上海某电气公司在宁波地区办事处的经理,而且还以他人名义成立了实际由自己经营的宁波江东某电气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不管经营范围还是销售渠道、营销方式,都与开关公司极为类似,而且上海某电气公司向来是开关公司的业务竞争对手。前后时间还不到两年,这意味着周某公然毁约。
起诉,难在取得直接证据
这件事要是不解决,企业怎么面对其他员工?该开关公司的经理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法律顾问。劳动合同书、保密协议书、解除劳动合同等文件保存齐全,这对开关公司十分有利。于是,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周光律师和陈琨律师接下了这个案子。程序上,不服劳动仲裁才能起诉。不久,开关公司拿到了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不予受理通知书。
如何证明周某在离开开关公司两年内又担任上海某电气公司宁波办事处经理和他实际经营宁波江东某电气公司的事实?陈琨马上奔赴宁波开始收集证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周某的名片、宁波文昌大酒店的挂账单、照片、税务登记证、业务申请表等证据材料逐一摆到了陈琨的案头。
按平常人的逻辑推想,这些证据似乎足以证明周某在上海某电气公司任职。但周光和陈琨对证据仍不放心,宁波文昌大酒店挂账单上的签名和照片能证明周某主持召开上海某电气公司宁波办事处产品推广会的事实外,不能直接证明他在上海某电气公司宁波办事处任职。而其他证据的证明效力也都很弱,手头掌握的证据尚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特别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