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谈到,很多人脑海里都会出现一些勤勤恳恳、忠厚老实的,或是郁郁不得志、意志消沉的形象,其实在张铁心里,低潜能的员工未必如此。
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
张铁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快三年了,带领的团队一直属于公司的精兵强将。最近,他却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事情说来还是在如何安排小俞的去向。
两年前,市场总监张铁把小俞从山东分公司的市场部调来总部。小俞当时在山东分公司已经工作了快三年,人脾气很好,客户关系很熟,业绩也非常不错。总部这里正好有市场部的主管职位,把小俞调过来,还可以靠他传帮带一批新员工。
小俞过来以后,的确带出了一批人,但也存在很明显的一些问题。他在执行层面的经验和能力很好,但作为主管的管理技能一般般,有时员工做得有偏差,他还是免不了撸起袖子,亲自返工。张铁把他送去参加了两次主管技能培训,但没有什么很大的改善。
两年下来,小俞的专业能力人人认可,但是员工觉得跟着他学不到东西。大家普遍认为小俞就是适合当干事的,不太适合做管事的。
小俞也曾和张铁长谈了一次。他也承认自己不是个好主管,但他说:“张总,我现在面对的矛盾是,我要是再回到一般员工吧,有点没面子;在管理的职位上做呢,管人真的太累;回山东老家吧,职位起码不能比主管低;在上海吧,就这样下去又不甘心。虽然也有猎头找我去做经理主管什么的,但我真的很不愿意离开公司,你看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能安排我吗?”看着小俞信任和期待的眼神,张铁答应试试看。
一周过去了,张铁想了好几条对策,看来看去,对公司、对小俞能达到双赢的方案,还真的没有:
——山东现在市场稳定了,管理层不会扩张,连员工都不增加了。派小俞回去做市场主管就意味着要挤掉别人,或是增加职位,不太可行;让小俞回山东做员工,等于打小俞的耳光,他在老家怎么抬头?也不行。
——对于上海这里市场主管的职位,小俞不是很称职,他自己也不喜欢管理别人,一定要想法子换,否则他很痛苦;但是让他做员工又不现实,那等于降职,他也会痛苦。
——其他部门好像也没什么主管级别却不管人的职位。
对于小俞这样潜力较低的员工,该怎么办?张铁觉得自己也是上下为难。
什么样的低潜力员工需要发展?
小俞的例子让人想起著名的彼得定律:“在层级组织中,员工倾向于晋升到自身不胜任的职位。其结果是,企业中的每个职位终将由不胜任员工所占据。”
小俞在员工的执行层面中体现了自己非常强的能力和绩效,但是他在主管的职位上却无法胜任,最后造成了公司和个人双方面的痛苦,陷入了留在原位和回到起点都会有损失的困境。
张铁认为小俞属于低潜力的主管,但是究竟什么是潜力?所谓潜力,其实是“胜任更大或更高的职业或工作中绩效要求的能力特质与个人技能”。也就是说,潜力是为未来的工作需要而发展出来的特质与技能。潜力和能力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见表1)
特别推荐:
文本大全免费下载 与考核文本大全 评论职场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