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考核:你的员工会怎么想?
杰夫·哈登Jeff Haden:著名作家,商业与技术经验来自于多年来在制造业的摸爬滚打,曾出版30本非小说类图书,包括四本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商业与投资类图书。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康纳尔大学的研究者们分别研究了金牌、银牌和铜牌得主的面部表情,在对比了领奖瞬间和电视采访等材料之后,他们得出了金牌得主最开心的结论。
当然,这结果一点也不稀奇。不过,他们还发现了一件更有趣的事,即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高兴。为什么拿第三比拿第二更高兴?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中所谓的“反事实思维”,说白了,就是“要是……就怎样”的思维模式。
当我们去想象一些从来没发生过的事情时,反事实思维就出现了。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尤其是比较重大的事情,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象如果当初事件的走向完全相反,此刻我又会如何?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庆幸,有时候的感受就没那么好了。这就是说,我们会拿现实和幻想作比较,得出正面或负面的结果。
以银牌得主为例,他们的反事实思维促使他们与打败自己的金牌对手做比较,按照“要是……会怎样?”的思考回路,他们会想“要是我训练时再刻苦一点,得金牌的就是我”,或者“要是我起跑再快一些,我就能拿第一。”第二,意味着离第一只差一点点,他们常常会陷入“如果当初怎么怎么样,就能得到金牌”的执念之中。
再来看看铜牌得主。他们也会开始“反事实思维”,不过因为离金牌得主较远,他们会拿自己跟那些没得到任何奖牌的选手作比较,这样,他就会对自己终于站在领奖台上这一事实感到非常开心。
这样的情况在工作中也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