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诊断:利润中心不盈利

   2023-01-12 互联网7110
核心提示:问题:利润中心不盈利 诊断症状:利润中心(以赢利多少为评审标准的业务部门)每月经营显示亏损。 原因: 就那些采用内部结算制

    问题:利润中心不盈利

    诊断症状:利润中心(以赢利多少为评审标准的业务部门)每月经营显示亏损。

    原因:

    就那些采用内部结算制度的公司而言,作为利润中心的某部门(卖方)在将其产品或转至下一个职能部门(买方)时,结算价格不合理,利润没有得到合理兑现。内部结算定价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卖方部门的正常经营效益。所谓内部结算制度是指:一个部门将其产品或服务成品转交至另一职能部门时,以合理定价记录入账,视作收入。

    问题解析:在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利润中心体系,以利润贡献大小为部门绩效评估依据,实属必要。通常,公司所采用的对各部门利润中心绩效评估的模式如下:

    与变动成本相比,固定成本更难以控制。

    直接固定成本与公摊固定成本必须予以明确的区分。所谓直接固定成本是指那些可以直接按公司部门而界定的固定成本;而所谓公摊固定成本则是那些不能按某个部门而界定,而需要公司整体分摊的固定成本。

    公摊固定成本应该在利润贡献边际损益表中明确界定为待摊固定成本。如果以某种理由将其分摊给公司各部门,则将损毁责任会计制度的根本价值;导致绩效评审失去公平,致使公司高层决策失误。

    所谓直接固定成本包括下述可控内容:某种成本、研究与开发成本、促销活动成本、设计成本;以及可追溯的并已承诺的成本;例如:折旧、税务、和公司部门经理的薪金。

    部门利润边际报告由各职能部门制定;所谓职能部门包括:产品、区域销售部门、客户服务中心、销售人员、商店或分公司、国内或国外分公司。

    部门利润贡献边际是衡量一个部门赢利能力的标准。所谓公摊固定成本对一个接受公司赢利能力审评的部门来说,是常见项目;应该将公摊固定成本置于待摊状态,不应强行摊派,从而扭曲部门的赢利绩效评审结果。当利润中心的主要构成为产品和服务时,对其经营绩效进行审评,确认其产品或服务的取舍,则更显重要。贡献边际分析方法也可以按下述方式应用。

    决定某个产品系列的取舍必须考虑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因素。但无论如何,最终决策都必须以其利润贡献边际和净收益为主要依据。

    实例:某公司有三个产品系列:副食品、食品、食品。该公司决定放弃肉类食品系列,其原因是该产品销路不畅,报表出现亏损。详细报表如下:

    上述报表中所显示的直接固定成本是指那些可以与各产品系列直接联系和确认的固定成本;而所谓待摊固定成本即指公摊固定成本,例如占用面积成本。这部分成本,通常不因公司决策放弃某产品系列而消失,而以常态方式继续发生或存在。

    下述表格数据对肉类产品的取缔和保留销售的结果做出比较分析。

    上述表格数据表明:取缔肉类产品使公司损失¥500收入;所以应该保留肉类产品系列。

[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