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板不得不知的营销杀手锏

   2023-03-08 互联网4720

  海湾战火、SARS风暴、中国“神舟五号”升空……在大事连绵的2003年,羽翼日渐丰满的蒙牛一改往日的低调谦虚,开始高调出世,借助事件营销向市场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所谓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手段和方式。

  在传播渠道上,蒙牛选择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受众面之广、权威性之强、收视率之高无出其右者,无疑是事件营销的最佳传播渠道。在投放策略上,蒙牛高举高打,抓住突发事件报道形成的收视高峰集中轰炸。

  2003年3月份的伊拉克战争让蒙牛尝到了事件营销的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蒙牛与央视协商建立了一个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以确保蒙牛广告能在第一时间赢得商机。

  非典期间,很多企业纷纷停下广告,蒙牛集团不但没有撤出广告,反而加大投放,并增加了公益广告的力度,非典过后,效果立竿见影。而蒙牛对“神舟五号”的事件营销更是做到极致。

  2003年“神舟五号”在10月16日早上7点甫一落地,门户网站上立即出现了蒙牛的广告,9点左右蒙牛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开始启动,中午12点以前所有的电视广告、路牌广告也都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实现了“成功对接”,全国30多个城市的户外候车厅被蒙牛的广告占领,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立即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卖场。

  据AC尼尔森发布的统计数据,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也就是从“神舟五号”飞天之日起,蒙牛液态奶销量连续7个月居全国之冠。

  2004年,牛气冲天的蒙牛已经不再满足抓住事件。与湖南卫视共同制造事件,打造内地最有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超级娱乐商业秀——“超级女声”,今年双方卷土重来,共同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从抓住事件到制造事件,蒙牛的事件营销完成质的飞跃。

  营销是“蒙牛速度”的核心DNA之一。在一个又一个的营销宣传轰炸下,蒙牛一路攻城略地。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蒙牛如今将营销重点转向二线城市,与大批土诸侯厮杀。虎口夺食的蒙牛能否继续保持“蒙牛速度”,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个唯快不破的例子是TCL。纵观TCL集团25年来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虽然所涉产业众多,但贯穿其中的思路几乎未变。

  从最早的录音磁带到电话机、彩电、手机,TCL集团都是在前一利润支柱几乎到极限时,迅速寻找新的利润来源。TCL从电话机——彩电——手机——电脑,短短十几年实现了四个领域的极速之旅。

  1986年8月,TCL开发的第一代优质按键电话机,获准进入国家通讯网。

  1987年他们停止和港商的合作,控制了国际市场的采购权和销售权,掌握了TCL未来命运的主动权。

  1989年TCL电话机占领了中国电话机市场的60%,打入美、英、德、荷、瑞、比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束了中国电话机在国外入网的空白。

  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1993年底正式挂牌上市,吸纳社会资金1.2亿元,为保持企业高速发展势头积蓄了后劲。

  1992年,向国内市场推出TCL王牌28’、29’大屏幕彩电,在国内组建了直属的28个销售分公司和128个经营部,全面负责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工作,此举为TCL王牌彩电迅速占领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5年在北京、郑州市场的推广闪电战,一举打败了称雄多时的洋彩电,28’、29’彩电零售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行内人士认为“TCL旋风”的产生简直是一个奇迹

  随着销售的日益增长,TCL的生产能力有些捉襟见肘。过去的“借船出海”策略(TCL王牌彩电自1993年进入市场以来,一直依赖香港彩电企业长城电子集团的生产加工,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显然无法适应下一步进军海外市场的要求。为此,TCL开始着力运作资本经营这个大课题。

  1997年初,李东生总裁又制定了TCL集团的“南下北上”策略。一方面“南下”积极筹备在香港上市,以更好地发挥香港这一国际融资市场的融资功能,加快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一方面“北上”,积极开拓国内中西部市场,延长TCL集团的资本生存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