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上,单纯的角色扮演是不适宜的。优秀的管理者不会去扮演一个自己不能长期扮演的“角色”。
切记,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对自己性格中不好的那一面负责,对真实的自己负责。
真诚是赢得信任的基础,当然,如果能对缺点有所改进就更好。
给予最基本的尊重
管理者总被要求更富有亲和力。但事实上,后天掌握的、经过打磨的管理“风格”并没有你想像得重要,真正重要的反而是更为简单的东西,即最基本的风度、礼节。缺乏最起码礼节的人不会得到任何尊重,因此也就无法创建信任。
也许有人还不清楚什么是最基本的风度,比如:不拿周围人撒气;在下属说话时不打断他;不向任何人抱怨自己下属的缺点,等等。即管理者要确保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是文明的。
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多数人把信任看作是一种感情或情绪。但实际上,感情是不稳定的,不能依靠的,而信任的基础则是可预期性与可依靠性。
下属需要知道,在哪些方面他是与上司、同事立场一致的,这是他可以依靠的。这要求有让人信服的游戏规则,以及管理者说出的话让人信服。
当然,心口如一并不意味着你要把所想的都说出来。但是,一旦你说了什么,就必须是你的真实意图。言行一致也并不意味着观点是不能改变的,但要把改变告诉相关人员,并说明改变的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诚实坦率并非只适用于简单的工作环境中。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二战名将马歇尔将军就可以证明。他在错综复杂的政界,必须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甚至敌意,但他保持了最大程度的诚信。结果是,他也有对手和敌人,但即便是这些人也都对他十分尊重。
要倾听,并远离阴谋家
管理者通常没有很多时间,但是,如果能给下属挤出十分钟的话,应该用这十分钟非常认真、专注地倾听下属的声音。不要忽视员工所说的话,特别是他们还信任上司时说的话。
同理,管理者不应当把时间浪费在阴谋家身上,哪怕这些人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就应当让他们离开组织。否则,伤害的不仅是你自己,更是诸多真诚员工的那颗信任他人的心。
许多主管,将信任下属视为理所当然的原则,因此从未意识到要表达出“我信任你”。然而,在这个信任危机的时代,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肯定——
信任他,就用行动表达吧!
在职场中,信任总是相互的。一个赢得下属信任的管理者,其本身也一定是信任下属的。但是很多管理者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信任下属绝不能流于口头,甚至也不能隐藏在心里。信任,必须付之于行动才能看见效果,信任下属,就要表达出来,让下属感受到被信任的美好和力量。
请相信员工是“好人”
“惠普之道”广为人知,而其中的关键元素之一,正是“信任”。在惠普成立初期,有着这样一个规定:仓库的大门要为每一个员工敞开,方便他们来寻找自己工作中所需要的工具,任何人无权锁上。
今天,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在尝试更多样的表达方式,比如:企业内部的饮料、食品可随意拿取,自行交费;再比如:取消打卡机。
作为部门主管,应该在自己所辖的范围内,尽量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基本道德品质绝不受怀疑。前淘宝副总裁黄若就对此大为感慨:淘宝不打卡,但规定9点上班,很少见到有人是9∶10以后到的。
离下属“远”一点儿
这里所说的“远”当然不是指实际距离,而是指别把下属看得太紧。不少主管似乎极度缺乏安全感,总要看到下属在眼前心里才踏实,甚至希望下属随侍在侧,小任务没完没了地随时布置。
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下属都是你的秘书,如此只会搞得下属紧张兮兮,非但会不断打断他自己的工作节奏,而且他也很有被监视的感觉。如此,如何感受到你的信任?
最大程度地放行
无论哪个企业,总是会有许多规章程序,对一个组织来说这是必要的。但是在你所辖的范围内,是不是可以尽量地将这些程序简化呢?尤其是当下属兴致勃勃地提出一个想法或者想要进行某个创新,并得到你的支持去实施,你却坚持必须按照流程,让事情变得像老牛车一样缓慢费劲,下属还会相信你是真心支持他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