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锅中的铝含量与锌液中铁存在形式的关系

   2023-04-12 互联网3900
核心提示:        铁在锌液中的溶解度随着锌液温度和含铝量两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含铝量的

        铁在锌液中的溶解度随着锌液温度和含铝量两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含铝量的增加而下降。

 

    在镀锌常见温度460℃时,铁的溶解度随着含铝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锌液460℃时铁在锌液中的溶解与析出的平衡组织

 

        从图上可以看出含铝为0.10%和0.135%是两个临界点。含铝量低于0.1%时,铁的溶解度随含铝量的增加以较大的斜率减小,而在0.1%和0.135%之间,铁的溶解度随含铝量的增加缓慢下降,当含铝量超过0.135%时,随含铝量的增加铁的溶解度又以很快的速度下降。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含铝量下,铁饱和以后所形成的金属化合物不同,在含铝量<0.10%时,近似于镀纯锌层,铁饱和以后铁与锌反应生成FeZn13是一种含锌量较高的底渣,在含锌量为0.10%~0.135%之间,铁饱和以后铁与锌反应生成FeZn7,是一种最常见的底渣,而当含锌量超过0.135%时,铝参与反应,铁与铝和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Fe2Al5Znx,就是锌锅顶上的浮渣。这几种情况如表。

 

锌液460℃时不同含铝量下铁锌平衡反应锌渣组成

锌液含铝量

反应生成物

相对密度

化学成分

Al

Fe

Zn

<0.10%

FeZnt3

7.8

 

 

 

0.10%~0.135%

FeZn7

7.1

3%

7%

90%

>0.135%

Fe2A15Zn。

4.1

45%

36%

19%

   

          从理论上讲,若能达到平衡状态的话,有效铝含量低于0.135%则全部形成底渣,而有效铝高于0.135%则全部形成浮渣,当含铝量在0.135%左右的话,则有可能产生底渣也有可能产生浮渣。当然,生产实际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不会像理论分析一样有截然不同的界限,但大体趋势毕竟如此,这一理论为锌锅中有效铝的含量确定和无底渣操作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