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业的发展前景
从近十年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地的挑战。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短期内,国际及国内水运市场的繁荣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地保障,而油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以及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构成了行业运营的主要压力。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把造船业的巨大机遇展现在中国企业的面前,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规避各种风险,如何把握机遇,是与企业发展命运攸关的问题。
2008年难以预料的风险接踵而来,9月,美国金融危机又如同洪水猛兽正迅速波及全球,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纷纷面临着倒闭,产品进出口、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均严重受到美国金融危机打击。我国船舶业,这一“中国制造”的支柱也面临着金融风暴严峻的冬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船舶配套国产化率不到50%,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发达国家船舶配套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是目前我国船舶配套国产化率还不到50%,按照《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装船率要达到80%以上,我国船舶配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船舶配套占船价费用来看,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空间巨大。一般情况下船舶配套设备费用占总船价的30-40%,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每年船舶总产值巨大,以2009年为例,国内规模以上船舶生产总产值已达5484亿元,按照船舶配套设备费用占总船价的35%计算,我国船舶配套业产值应该在1919.4亿元左右,而实际上,2009年我国船舶配套业产值仅为620亿元,可见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空间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