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手动KVM
当机房日益增加服务器等设备的时候,机柜内无法容纳更多的操作端(键盘、鼠标、显示器),这个时候,历史需要一种能实现操作端共享的设备。这个时候,KVM诞生了,KVM原 名为‘鼠标、键盘、显示器‘共享器’’。
这时的KVM只能实现简单的手动面板控制,而且仅限于PS/2接口的服务器,同时,只能实现单台机器按顺序开机控制,经常出现丢鼠标、键盘的问题。
第二代自动KVM
服务器更新换代,同时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接口的服务器,比如SUN服务器,IBM、HP等小型机。这个时候,普通的手动KVM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自动KVM的出现解决了手动KVM的很多问题,比如,支持USB接口的服务器,支持同时开机,支持热键/OSD菜单控制。主要是因为在KVM的内部增加了CPU仿真芯片。
第三代数字KVM
当机房容纳越来越多的服务器,机柜内部更新越来越多类型的服务器,这个时候,原来模拟阶段的第一代、第二代KVM都无法适应机房的需求。比如,USB的第二代KVM,最远只支持到5米的距离,PS/2的也最远支持到15米的距离。而机房现在的规模,由于通过机柜并柜放置,中、大型的机房根本无法实现由一个第二代KVM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