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第一支廉价圆珠笔生产了出来。当时,法国人马塞尔·比希开发了一个制造圆珠笔的工业流程,使得单位成本大大下降。1949年,比希在欧洲推出了他的圆珠笔。他将这些圆珠笔取名为“BIC”,该商标是他名字易于记忆的简化版本。十年之后,BIC公司第一次将它的圆珠笔销往美国市场。
消费者起初并不愿购买BIC圆珠笔,因为其他制造商已经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很多圆珠笔。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犹豫,BIC公司发起了一项激动人心的全国性电视活动,向消费者宣传这种圆珠笔“一次使用,次次想用!”,并以仅29美分的价格销售这种圆珠笔。BIC还发布电视广告,描绘他们的笔从步枪中射出、捆绑在溜冰鞋上甚至安装在手提钻上的画面。在一年内,竞争迫使每支笔的价格下降到了10美分以下。今天,BIC公司每天会生产数百万支圆珠笔!
圆珠笔是利用钢珠的旋转把油墨写到纸上的一种书写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圆珠笔传入中国。精明的商人大做“原子笔”的广告,借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的余威来打开销路。其实,“圆珠笔”与原子并无关系,只是读音相近而已。
圆珠笔与自来水笔不同,由于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笔头上自由转动的钢珠带出来转写到纸上,因此不渗漏、不受气侯影响,并且书写时间较长,省去了需经常灌注墨水的麻烦。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目前,仅日本一年就要消耗4亿支圆珠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