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卤灯的简单分类(一)

   2023-09-13 互联网2150
核心提示:  金属卤化物充入电弧管内,利用金属原子电离激发发光的电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色温高、显色性好等特点。1911年,施泰因梅茨

  金属卤化物充入电弧管内,利用金属原子电离激发发光的电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色温高、显色性好等特点。1911年,施泰因梅茨发现,在汞放电灯中加进各种金属碘化物时,放电电弧中就会产生这些金属的光谱。但是,当时的放电管温度受玻璃软化点的限制,其光谱强度微弱。1953年,制成放电中采用碘化钍、不需要电极的微波激发石英发光灯,它产生亮白色的钍发射谱线。

  50年代末,为了改进高压汞灯的光色,进行了在汞电弧管内充入各种金属及金属卤化物的试验。1961年,第一支金属卤化物灯问世,灯内的发光物质不再是汞,而是金属卤化物(钠、铊、铟的碘化物)。金属卤化物灯得到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金属卤化物灯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填充物可分为4类:①钠铊铟类。具有线状光谱,在黄、绿、蓝区域分别有 3个峰值。②钪钠类。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近似连续的光谱。③镝钬类。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间隔极窄的多条谱线,近似连续光谱。④卤化锡类。具有连续的分子光谱。还有充填单一金属卤化物的灯,它能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谱,如铊灯具有535nm波长光谱、绿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