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的触发与应用也有多种的形式:
早年去香港的一家小航模店铺,站在玻璃门前看见里面没人,找遍门口也不见有“门铃”的按钮。傻等了片刻忍不住推了一下门,只听得门内“嘀嘟”的响了两下,主人从后面的内室出来了。
近来在市内也见有类似这样的作法;个别茶吧在门上吊一串风铃,有客人推门时风铃就发出一连串欢快说耳的声言,侍应小姐闻讯马上跑过来照呼问好,偶觉的这样比派人站在门口要好。
后来偶帮两位互为近邻的老教师作了“电子门铃”增加接线按钮的尝试,让她们可以在家按对方的“门铃”,发出“我有病请来帮助!”或是“来打麻将好不好?”的信息。
早年偶去看外婆颇为不便,因她年老耳聋敲破门也没用。初时带一支强光电筒,在窗外对里面照晃。后来干脆专门安只大瓦数灯泡,在门口按得它闪闪发光以示来人,倒是蛮管用的。
在老妈外出的一段日子里,偶还帮老爸安装过一只警报“门铃”;拉线吊在床头,万一有困难病急拉它一下,这只“门铃”会发出较大的“吡卟”型响声,用救护车样的音响呼唤邻居帮忙。




